五月中旬,張方翼在上朝的時候遭遇刺殺,幸賴隨從拼死相救,張方翼無恙,但身邊護衛三人身死。
此事傳出,一時譁然。
蓋因刺殺之事,多為朝堂所不容。越王楊侗也是勃然大怒,嚴命有司徹查此事。
張方翼猜測此事當為利益有損的世家大族所為。雖然他本人並不畏懼這些魑魅魍魎,但是心中也憂心忡忡,畢竟這些世家大族連刺殺都用上了,可知其已經沒了底線。
越王的嚴查是沒有什麼效果。
自天子頹唐,四方亂起,朝廷對於內外的控制就降到冰點。之前在長安殉國的大將陰世師之子陰弘仁來到洛陽,密保代王為天子內衛帶回洛陽,朝廷便大吃一驚。朝廷尚自顧不暇,哪有餘力帶走代王。
此事還在朝中掀起很大風波,雖然知曉的人不多,但在高層造成極大的震動。
雖不知代王到底落到誰的手中,但當世都有人假冒天子內衛行事,將手伸到天子的腹心之中,可見天子內衛亂到什麼程度,天子身邊亂到什麼程度。
朝堂之上,本就因為張方翼大肆誅殺糧商而彈劾不斷,此次眾人明知此事不簡單,但就是不想大動干戈。
所以刺殺一事最後還是不了了之。
楊侗對此表示很愧疚,一個勁地向張方翼表達歉意。而張方翼作為苦主,還得反過來安慰越王。
回到府上,張方翼也是鬱氣積胸,明知敵人就在身邊但就是無法動手,這種感覺著實難受。
而且張方翼還擔心這群人,一計不成,再生事端,惹出更大的麻煩。
這時張文璵便對其父說道:“今洛陽紛亂,蓋因城中諸人,無能壓制敵對,震懾諸邪者。父親雖被越王委以重任,卻也無此威望。既然如此,父親何不請大舅舅返回洛陽,主持大局?大舅舅手中擁兵十多萬,且威名赫赫,戰功卓著。只要大舅舅渡河南下,洛陽城中宵小之徒,必然震惶。至於城外的逆賊李密,也不是大舅舅的對手。”
張方翼看了張文璵一眼,有些無奈地說道:“你以為我戀戰權利,怕你大舅來了,奪我權柄?
早在天子南巡江都的時候,我就去信你大舅,讓他返回洛陽輔政,但他拒絕了。
後來濟景公(樊子蓋,諡號‘景’)去世之後,我又去信你大舅,讓他早日返回洛陽,主持大局,以防在外生變,但你舅父還是拒絕了。
瓦崗逆賊佔領洛口倉之後,我更是三番五次去信你大舅,但他始終不允。
若是可能,我早就去河北,拉也得把他拉回來了。”
張文璵聽後,大為吃驚。
張方翼站了起來,從叔父一處密處拿出一封信來,遞給張文璵。
此信正是黃明遠給張方翼的書信,但沒有落款。之前黃明遠寫給張方翼的信,其他全讓張方翼燒了,現在只留下最近的這一封。
“這是三天前你大舅寫給我的。”
張文璵粗略一觀,信中雖然沒標明身份,但能看得出是自己的大舅。大舅在信中讓父親保守洛陽城,不要與李密浪戰。同時要求再撐住半年,等到秋後,他便會南下剿賊。
張文璵放下信來,有些不確定地跟父親說道:“大舅舅是否在河北正與賊匪周旋,其尚脫不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