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光縣往南,便是佔據平原郡大部的“阿舅軍”李德逸。劉霸道身死之後,李德逸沿用“阿舅軍”的名號,繼續轉戰各地,實力發展的十多萬人。
也不知道這名頭有啥好的,大家都搶著用,卻無一人真的成就大業。
李德逸也不容易,因為其橫跨清河、平原、渤海數郡,又實力最強,楊元弘、楊善會、王辯等人追著他打。
斛律晟南下之後,以行臺的名義行文三人,命三人各率其部出擊,對李德逸呈包圍之勢。
於是楊善會率清河兵攻其西,楊元弘率平原軍攻其東,而王辯率部攻其南,斛律晟再從北面壓上,四面合圍。
在隋軍有步驟、有條理地打擊下,“阿舅軍”連連戰敗。而隋軍連戰連捷,終於將李德逸的主力圍在了平原縣一帶。
此地位於平原、清河兩郡交界處,靠近黃河。
李德逸十多萬盜匪,因為多次兵敗,此時只剩下三四萬人。不過因為甩掉了老弱病殘人員的拖累,其戰力反而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面對極善野戰的隋軍,李德逸將主力全部置於平原城,準備憑藉堅固的城池死守。
而斛律晟也率隋軍到達平原城下,諸部會師。
四人之中,因為斛律晟是左武衛將軍,又有行臺為依託,當仁不讓的成為了四人之中的指揮官。
當然斛律晟本身也戰績卓越,跟著黃明遠參加過北伐,還擔任過安北都護,擊敗過始畢可汗,還算有些名聲,因而楊元弘、楊善會、王辯等人對其倒也信服。
平原城中有兵馬數萬,圍城諸軍,也不比其多多少。
眾人原準備填壕蟻附,但斛律晟卻下令眾人沿著平原城外圍,再挖一條壕溝,阻止城中賊匪突圍。
眾人皆感到吃驚,這斛律將軍莫不是瘋了,再挖壕溝,不僅攔住了賊匪突圍的盜匪,也攔住了他們前進的道路。那些攻城車、井欄、衝車等重武器如何運送到城下。
但斛律晟卻是嚴令眾人聽令,沒有商量的餘地。楊元弘、楊善會等人雖然不解,但也只得按照命令列事。
於是一眾隋軍開始了土木作業,在離著城池兩百步左右的地方,挖掘了一條兩丈寬,一丈深的壕溝。
城中的李德逸看到城下隋軍的動作也是不解,這他孃的是準備要困死他們,他不怕。
等到壕溝挖完,隋軍的攻城器具也打造好了。
斛律晟命人從軍中推出數十輛重砲,皆是“雷霆炮”。
雷霆炮當年在遼東城下發揮了巨大的威力,隋軍能成功破城,雷霆炮功居第一。只是之後攻打高句麗,俱是山城,雷霆炮受困於地形原因,沒能發揮巨大作用。至於圍殲始畢可汗所部,更沒有用上,因此中原各地,尚不知道這個大殺器。
楊善會來到軍前,看著一架架雷霆炮,滿是不解,隋軍什麼時候這樣的制式砲車。
等到隋軍開始攻擊,數十架雷霆炮萬炮齊發,對著平原城轟擊而去。只見霹靂聲不斷,那巨石在空中飛躍,撞擊到城牆之上,立刻便是石塊橫飛,煙塵一片,人仰馬翻。等到三輪轟擊過後,整個平原城頭,已經是殘肢斷軀,狼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