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謙連忙一招手,安撫一下,自己捏著太陽穴重新坐下,不知覺的顛了兩下筆。
慢慢的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這絲笑慢慢變大,最終變成了嗤笑。
帽子和六子摸不著頭腦,不過看那絲笑有些古怪,默不作聲的等待解答。
吐出一口氣,張謙收攏笑意,輕鬆道:
“縣守看來不是想害我們,他只是想自己避禍而已。”
“避禍?”兩人捧了下場,又繼續等待。
張謙也沒在意,老神在在的說道:
“昔日張儀入楚遊說楚王,許了六百里地,隨後秦王又送了百名美女歌姬哄得楚王失了神志,最終答應了秦國換地之事,結果呵呵,只得了六里之地。”
帽子若有所思,陰笑著問道:“所以這次送舞姬入燕,看來是有所圖啊。”
“這不年不節的送什麼舞姬,古往今來這種事太多了,料想是又行那減輕敵意,再悍而發動戰爭的想法。”
張謙露出一抹淡淡的嗤笑,這秦國威勢都已經顯露,而這六國還在互相傷害,你們不滅,誰滅。
不過這或許也恰恰是秦國的陰謀也說不定,但是看不破,也不正說明這些人蠢嗎?
“那縣守…”帽子有些遲疑。
張謙擺擺手,道:“那縣守應該也看出了,那舞姬未必能安全到達燕國,一但在趙國,或者燕國境內死了,哼,有心人必定推波助瀾,讓兩王心生猜忌,早點互相征伐。”
六子有些想不通,不斷的摸著頭腦,問道:
“那我們這鏢還接嗎?”
張謙也沉默下來,轉動著毛筆,思慮,突然出聲問道:
“還能抽調除人手嗎?”
“高手抽不出,好手也很緊張,鏢頭,你這是…”帽子明白了,鏢頭已經打算去接了。
唉,身不由己啊,這一鏢給別人,自己能夠放心嗎?這已經不是一個縣守死活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兩國征戰,一定不是李牧願意看到的,任何的聰明人,現在應該都得明白一個事實,秦國才是最大的威脅。
張謙故作輕鬆,下了命令,“給我抽四個好手,這一趟鏢我來出。”
“鏢頭!”帽子不解,這才剛剛開始壯大,領頭的就自己跑到險境,這是什麼道理?
張謙沒有解釋,這一趟鏢還真是非他不可了,在他看來,鏢局的已經走上了正軌,有帽子在,那怕少了他也不會出什麼事情,他的點子也最多錦上添花,又不能拿出大殺器,現在的鏢局需要的是穩定了。
最重要的一點,他有些安穩不下來了,這個天下太大,他想趁著七國未統多看看。
“鏢頭,那鏢送來了。”六子探頭看了外面,回頭大聲說道。
張謙一提玉淵,走出院子外,腳步有些輕快,奇怪,這種內心期待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