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們不會知道傳統的劍術也在吸收著擊劍的技術,同樣也不會知道劍是君子的武器,是一種哲學的象徵。
每次他舞劍之時都好像能從翻飛的劍光之中看到古人的行事哲學,讓他深深的沉迷。
同時劍也從幾千年至現在流傳了不知道多少劍法,多少劍術,可以想象劍的地位。
張謙的身體的緩緩的擺動,手託著劍開始演練劍法的套路,這一式劍法是他從武當山求來,一共只有13式,被稱為武當十三式。
雖然只有十三式,卻已經把劍法給包羅,理解,十三式道盡從古至今的基礎劍法,是一種大家的集合。
十三式劍法分別是抽、帶、提、格、擊、刺,點、崩、攪、壓、劈、截、洗。
隨著一招一招劍術使用而出,從一開始的生疏,到找回了那種刻在靈魂的熟練,變得連貫起來。
雖然因為身體還是僵硬,有些動作沒有做到位,卻已經能夠看到劍術的高明。
身形一會松,一會緊,有時柔軟的如同白雲飄飛,有時卻又如雷霆一擊直刺,無韌的木劍,彷彿刺破了空氣。
不過,還不夠,張謙眼神一利,劍術當時被打亂,一種有規律的韻律開始出現在舞動的劍術之上。
劍法在劍的術語被叫做劍點,劍術只有有了劍點,才能變為一個整體,才能被約束,而不會傷人傷己。
比如我前一招是可能是抽,那麼抽出的劍就不可能還有餘力來繼續刺,這個時候就該退,收攏力氣,繼續著下一擊。
而該怎麼退,退了之後如何格擋,反擊,都在劍法之中,一擊而出,如同本能就知道下一擊應該如何去動,而不會強行的扭動肌肉做出不協調的攻擊。
當劍法被使用而出,當既如同匹練一般,游龍如飛,劍光如扇,隨著步伐的運動,整個大院飛沙走石,輕雪正在起舞。
少傾,隨著白色的匹練穿梭空氣,這如雷,如雪,如同自然的舞劍停頓,彷彿一切都已經靜止。
張謙就靜靜的收劍立於原地,靜靜的感受著院子裡不算大的天空,胸膛微微起伏,眼中有一滴淚順著臉頰留下,小小的人兒彷彿立於大地超脫與世。
“朝問道夕死可矣。”
他從來沒有那麼暢快的舞劍,明明這一世第一次完整的舞出一套劍法,卻彷彿天差地別,放在前世除了刷刷聲哪有那麼多的特效出現。
至於原因,舞劍到了一半,體內的真氣,吐納術竟然隨著劍法的運轉而旋轉,就像那位老道士說的。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致虛守靜、無為而治。”
張謙望著天邊,心中一股暖流出現,這股暖流像是帶著一股力量,能在亂世活下去的力量,又帶著一股傲然,欲上九天,這就是劍。
“咕嚕嚕。”
肚子發出的聲響打斷了意境,張謙只能不捨得放棄了維持姿勢,連忙趕往茅房,這該死的古代沒有食物安全這種東西,不過剛才暖流應該不是屁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