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號稱天下最好的茶,茶商開始漸漸形成了規模,每年銷售的茶,不計其數,多少讀書人對好的茶,一茶難求。
茶越好,對於那些挑剔的讀書人,越久需要有泡茶的技藝來配合起來了,漸漸的,就有人開始摸索茶藝了。
以前茶湯,如今基本上沒有多少人願意喝了,現在的茶,才是真正的茶。
“的確與眾不同,如今很多人都在追捧新茶上市,然後購買,但是倒是沒想到,這陳茶的味道,好像更勝一籌!”
士燮這話倒不是恭維的,茶的確是越喝越有味道了,他本身就是讀書人,品茶也是一門技藝,自然也學了不少。
“東西不一定是越新越好!”牧景笑了笑:“比如讀書,知識是需要積累了,積累的越多,人就越聰明,茶其實也一樣,需要沉澱,沉澱的越久,越有味道!”
“大王這比如,有點讓我出乎意料啊!”
士燮也笑了笑:“不過仔細聽下來,倒是有幾分道理!”
“威彥,你在教育司做的不錯!”牧景放下茶盞,很直接給了他肯定:“這幾年明國的教育,超越了漢朝四百年的巔峰,你算首功!”
他這話,說出去也不怕人笑話,漢室幾百年來,讀書人都是自己找私塾,要麼就是族學,朝堂之上的,只有太學而已。
能教育出多少讀書人,讀書都感覺好像要考一代代傳承下來了,才有書讀。
“不是我的功勞,蔡參政已經完成了奠基,和籌劃了未來幾年的事情,也因為大王讓他們都有書本,都有筆墨可用,不然我怎麼做,也沒辦法建立這麼多的學府!”
士燮不敢攬功勞。
不是謙虛。
而是這功勞真的不能吃下,也吃不下,如今明國教育甲天下,有如此規模,蔡邕是最大功勞的,牧景雖然不出面,但是天下讀書人都承他一份情。
當年他在雒陽,建立的造印監,就是開啟寒門士子能讀書的一條路,那些缺乏的知識,那些紙張,書籍,就是他們讀書的敲門磚。
“是你的功勞,誰也拿不走!”
牧景低沉的道:“但是你想過日後的路,該如何走嗎?”
“大王的意思是?”士燮有些猶豫,他不傻,牧景把他拉到這裡說話,又不在衙門,又不在朝堂,明顯是有目的的,但是他必須要小心翼翼,降臣的每一步,都要小心,不然很容易走錯路了。
“你知道,孤準備改革舉薦制度嗎?”牧景一張口,石破天驚。
“舉薦制度有何不妥?”
士燮之前倒是聽說過這樣的傳聞,但是止步於朝堂之上,後來打仗了,也就沒有什麼下文了。
可如今從牧景這裡說出來了,他有些提心吊膽的。
“不妥?”
牧景冷笑:“十分的不妥,舉薦這種制度,本來就是落後了,一個人的學識,不能只讓一個人來的承認,就有出仕的資格,或許營造一些名聲,就能出仕,這太過於粗糙了,而且容易給人鑽空子!”
他有些嘆聲,說道:“出仕為官,並非是一種榮譽,而是一種責任,他們當了官之後,就需要管理百姓,管理百姓,那是半步都不能錯的事情,任何的一個錯誤,就得讓無數百姓來承擔,所以我們挑選人才,是不是要更加仔細,更加細膩一些呢!”
“大王,其實為明國挑選人才,這事情也不關我們教育司的事情啊!”士燮咬咬牙,低沉的說道。
“此言差異!”
牧景搖頭,道:“教育司執掌教化,幫助百姓讀書,建立書院,建立教育制度,讓人蒙學,讓人進入學院的學習,其之目的何在?”
士燮沉默了一下,他倒是不想去做,但是很多事情,他是躲不過的:“大王,何必開誠佈公的說說,你想要什麼!”
“簡單!”
牧景也直接了:“教育司支援孤改革舉薦制度!”
“這會得罪的胡相的,而且蔡參政也會反對的!”士燮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