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兩天,他可真的就是忙成了一條狗。
本來事情已經處理的差不多了,畢竟明侯府的系統已經建立起來了,哪怕他不在,其實只要不出什麼突變大事,有胡昭劉勁黃忠蔡邕等人,基本上都能穩得下來。
但是即將要出發的時候,蔡邕卻提了一個要求。
鴻都門學開學這麼久,他這個主公連一次都沒有去過,實在是說不過去了,所以牧景又推辭了一天出發,去巡視了鴻都門學。
鴻都門學建立在南鄭城中。
用蔡邕的名頭,明侯府的影響力,加上投資上的大手筆,這一棟學府去年剛剛開學招生,就已經成為了漢中士林的一個矚目之地。
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蔡邕一人之名,可撐住一個學府。
鴻都門學第一屆學子,一百二十八人,是去年招收的,按照比例,三層寒門子弟,七層都是各縣舉薦而來來的學子,基本上都是鄉紳和世家的子弟。
這學府是牧景按照昔日雒陽建立的鴻都門學所建立的。
分科而教。
文學科,以儒學為根基。
易學科,以數學為根基。
而最後的是雜學科,所謂雜學,是牧景提出來了,以墨家思想為根基,教的是工匠之學。
這對蔡邕來說,其實是有些大逆不道的。
但是蔡邕拗不過牧景。
這學科還是建立起來了,只是蔡邕當道,大部分學子,都是文學科的學子,只有少數寒門子弟,選擇了易學科和雜學科,兩科加起來,不到三十人,還得分兩個班。
牧景自然知道蔡邕叫他來的目的,無非就是炫耀,然後告訴他,什麼易學科和雜學科,那是沒有出息的,最好裁掉,不要影響鴻都門學的名聲。
這是一個儒家大賢的固執本能,哪怕牧景有滔天的本事,也是無法逆轉的。
不過幸好,蔡邕是一個有底線,有原則的人,哪怕他這兩科有意見,在鴻都堂上,他也會一視同仁,不會把資源偏袒任何一個科目,這次才是牧景讓他當鴻都門學的祭酒的原因。
進了鴻都堂,鴻都門學如今十二個老師,連同祭酒蔡邕,已經恭候多時,除蔡邕之外,其餘人紛紛行禮:“屬下拜見主公!”
“無需多禮!”
牧景笑眯眯的回禮,然後才拱手,假惺惺的對著蔡邕行禮:“父親!”
這老頭子最近坑他坑上癮了,在之前的幾次麻將臺上,硬是拉他上桌,讓他又輸了八千錢,想想都心肝疼啊。
“本是讓你來視察一下我們的學子學識的,但是估計你時間也不夠,你就先考察一下我們的儒師之力,如何?”蔡邕端著姿態,沉聲說道。
“是!”
牧景很乖巧。
這老頭子就是炫耀。
“我記得你,你是劉松溪!”
牧景粗略的和文學科幾個名聲不凡的大儒交談一番,興趣缺乏,不過到易學科的兩個老師,他倒是來了興趣,他看著看著易學科的科室博士,眸光微微一亮。
劉越,字松溪,鴻都門學的元老啊,當初在雒陽的時候,就已經是易學科的科室博士。
“勞煩主公惦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