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則全枉則定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明不自見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弗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幾虛語哉誠全歸之希言自然
——錦書道德論
“第二十二章也是先由斷句開始解析。”
“曲則全,枉則定。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執一,以為天下牧。不自視故明,不自見故彰,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長。弗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全者,幾虛語哉?誠全歸之,希言自然。”
/////////////////////////////////////////////////////////////////////////////////////////////////////////////////////////////////
“嗯,本章其實是與二十四章有關聯的,你到時候可以關聯起來研讀。好了,接下來講這第二十二章的譯文。”
“(做事)走彎路是因為更全面(去了解),
(做事)走直路是因為有了決定(找到方向)。
(做事)小步而行是為了不斷充實(奠定基礎),
(做事)大步而行是因為有新的突破(進展順利)。
(做事)少量而做則更容易完成(得到結果),
(做事)積攢多了則困惑無策(無法完成)。
所以呢,古代聖賢都是將事情從一而做到最終,以此來管理天下。
(不自視清高)不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與民眾平等相處),才會成為明君(獲得賢明的稱號)。
不堅持自己錯誤的意見(虛心採納別人的建議) ,才會獲得(表彰)民眾的讚譽。
不自作主張去討伐他國,所以才得到了(後人的肯定)功績。
不驕傲自滿,所以才能夠長久不衰(佔據帝王之位)。
並不是一味地保持不與他人爭戰不休,是由於不需要去與他人爭戰不休。
古代的記錄所說的(為了國家大局而)委屈求全的聖人,幾成何時是虛假騙人的話呀?
誠心全意(一心為民)的人才會眾望所歸。不需要多爭辯什麼,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唸完了譯文,秦無敵並沒有停而是繼續告誡秦深:“聖人們是怎麼做的呢?..古代的聖賢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一個方向,堅持一個目標,不斷克服一個個困難,完成一個個小事,才成為一個偉大的執掌天下的管理人。
這是我對你的期望,也是你未來的人生目標,加油努力吧。”
秦無敵這如此之高的期許,讓秦深倍感壓力。帶著些許無奈,秦深跨出了上課的草廬,一步一步慢慢踱到了草堂。
“秦深,你這積跬步是準備走去哪兒呢?這兩步路就別磨磨蹭蹭的了。”
在草堂這邊看著秦深如此走過來,陳曉曉出聲戲謔。
“這‘天下牧’的重擔,實在是過於沉重。你們也知道,我一直沒有這方面的打算。”秦深垂頭嘆氣不已。
陳曉曉撇了撇嘴:“行了吧。這種事聽聽就好,難道你以為老傢伙們真的會立即放下權利,然後讓你一個悶頭蒙腦、啥也不懂的小子來扛起這一切。
說起來,我那老頭子對我的期望值還更高呢。
這幾千年時光過去了,我還不是在慢慢地向你們學習著。
照我估計,剛才這話,秦師應該對你的師兄們都說過吧。
把人生目標定得高一些,遠一些,那隻不過是秦師對你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