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
——錦書道德論
“說到第二十一章了。也是先斷句。”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恍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至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順眾父。吾何以知眾父之然?以此。”
/////////////////////////////////////////////////////////////////////////////////////////////////////////////////////////////////
“本章的譯文相對的難點就是中間部分吧。我這大致譯一遍給你。”
“孔洞有德在於其容納空間,唯有道的存在才是能讓他跟隨出現。
道這種事物,一會明一會暗,(忽明忽暗)。
暗啊,明啊,其中有影像的存在啊。
明啊,暗啊,其中有物體的存在啊。
幽暗啊,朦朧啊,其中有精神之存在啊。
這精神就像極好真諦一般,
在這真諦之中有著信念的存在。
縱觀現在與以前,
他明亮依舊沒有消失,
(是)由於有遵循(此道的)眾多師父們。
我為何能知道先輩們是這樣的(有德之人)?
是因為前面的分析。”
“前面分析了什麼呢?”秦無敵講完課後,秦深獨自繼續分析,“有容之德,空而有像,空而有物,空而有神。
精神為真諦,真諦有誠信。
有容之德,從古至今,傳承有序,至今依然未泯。
由此可證,伏犀、申農直到黃諦等等眾父都是有容德的人。
嗯,這是一個強大的偽邏輯吧。”
秦深這邊還在撓頭,而草廬外這兒也有倆人陷入苦惱中。
“這篇怎麼也沒見秦師進行講解呢?”草堂處的陳曉曉有些納悶。“雖然看起來比較簡單,但是實際上裡面說的內容完全不簡單吧。”
瓊尼這次也難得地贊同:“確實,我也有好些參悟不透的地方呢?怎麼說呢,秦師給出的這譯文前後看起來完全搭不上調啊。
咦,下雨了呢。”
早晨本就起了濃霧,這一場淅淅瀝瀝的山雨的來臨又讓山上的氣溫驟降不少。
停下討論,瓊尼與陳曉曉都匆匆起身把斜葉雨簾放下並仔細用繩繫上固定。
“核桃,你呆在旁邊就好。”秦深也過來幫著弄雨簾時,這原本在旁邊閒逛著等待美食的小核桃跑過來草堂裡避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