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又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
——錦書道德論
“講到了第十三章,此章斷句如下。”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之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也,及吾無身,又何患?故:貴為身於為天下,若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女可以寄天下。”
/////////////////////////////////////////////////////////////////////////////////////////////////////////////////////////////////
“本章與之前篇章有所別,先解釋了一句話,而後引申出了結語。嗯,本章的意思大致如下。”
“恩寵與侮辱都會給你帶來驚慌的感覺,正因為你對自身過於寶貴愛惜而變成了一個極大的心理隱患。
為何會說寵辱若驚呢?為了得到寵愛而低聲下氣苦苦追求, 得到寵愛的時候會為之驚喜,失去寵愛(被侮辱的時候會為之驚嚇,所以才說寵辱若驚。
為何會說貴大患若身呢?我所以會有大難臨頭的感覺呀,是因為我的身體的存在,如果我沒有了身體(這副臭皮囊),我又會有什麼可害怕的呢。
所以,(如果君主的繼承人)將對待自身的寶貴珍重的態度來對待天下,則似乎可以將天下託付給他了。
憐惜愛護這天下像愛惜自身一般無二,如果有人做到這樣,你也就可以寄望到這天下的遠景是如何了。”
“從文中可以看出,李師將天下喻為的身體。
李師認為君王如果看到繼承者能夠認識到天下的珍貴,能夠對待自己的寶貴身體一樣去對待天下之人,那似乎就可以把天下託付出去了。
而如果繼任者能以愛護的方式去管理天下,像愛惜自己的生命 一般去熱愛這天下蒼生,君王你也就可以安心寄放天下了。
正是因為愛惜天下百姓像愛惜自身一般,覺得珍貴異常,所以才會覺得天下之詬病難除,如大患纏身。如果不這樣去愛惜,又怎會有這些感受呢?
而寵愛天下是將自己置於其下,得到天下會驚訝手足無措,失去天下也會驚慌六神無主,這就是所謂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將篇章從末至頭又分析了一遍,然後秦無敵就此結束了今天的授課。
秦深在草廬中溫習著本章之蘊意,卻不知不覺中回想起不久前與陳閒討論領地規劃時的情形。
“你能看透這天下嗎?看不透吧。你能看清你自己嗎?也沒看透吧。其實這天下之道,無論是構造與執行,與自己的身體的構造與執行的道,很多都是相似想通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你們是雙子星的孩子,所以自然從孕育之時就會受到這個宇宙中的道的影響,遵從道的規律指引,才能誕生於世間。
人之生,源於天下之道。人之亡,亦源於天下之道。這道理你能理解吧。”
“聽不太明白。這道理與我的領地的構建有什麼關係呢?”
“天下間任何物體的構建與執行,都有著相似想通的道,同時亦還有各自的構造特點。無論是人、領地、星球、還是宇宙。
說實話,其實天下這個論題太大,我們不如談小一點吧,就直接談談你的領地好了。你準備怎樣對待你的領地,想要如何去管理他呢?”
“我的領地。可是,這個論題我還是覺得有些大了,有些空虛。我對我的領地瞭解得太少了。”
秦深覺得自己還是沒辦法談下去。
“是嘛。其實瞭解與否並不是那麼重要,我們就是先隨便談談而已,尋找一個大致的方向。方向明確了,其他的工作就可以圍繞這個方向去做。方向不明確,工作開展起來就會沒有頭緒般四處開花。
這樣,我們再把範圍縮小些,就談談你的家吧。你未來的領地 自然是要建一個自己居住的房屋吧。”
“我的家?”
“對。你的領主之堡。你是怎樣去設想的?”
“我的家並不需要太大。作為一個棲身之所,自然要舒適,整潔,安全,溫馨。”
“你這樣的說法是不太恰當的,我來幫你充實一下吧。你的領主之堡,不能單單以個人作為考慮因素。
你是領主,而且今後也會成家立業,所以你在設計房屋時就得把這些未來因素給考慮進去了。還有要考慮到你的貼身護衛們、僕人們以及各種相關設施的佈置,所以你的家,不會太小,需要一定的空間。
另外,你還要綜合考慮工作、生活、修煉等等各方面的因素,你才能更好地去選擇你的住所位置。”
“…所以,無論是我的領地,還是我的領主堡,以及我自己的未來規劃,這些都是由想通的道而引申出來的不同結果。是這樣嗎?”
“嗯,不錯。孩子,看來你是明白了。構建你的領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你考慮得越長遠,你的領地發展空間也就越大。
就好像你的天生靈體,他本身就承載了這世上的天下大道,你修煉得愈強大,那麼你的發展之路就愈加順暢。
構建領地也是如此,你的領地能發展到什麼程度,就要看你是怎樣去構建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