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梲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錦書道德論
“這第九章,都是四字一斷,八字成句。”
“殖而盈之,不若其已。揣而梲之,不可常葆之。金玉盈室,莫之守也。貴富而驕,自遺咎也。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
“斷句輕鬆,譯文也簡單流暢,五句話而已。”
“增多到了盛滿器皿而溢位的程度了,不如到達一定程度就適時地停止下來。
怎樣揣藏都會像樑上的短柱頭那樣露出一截,怎麼可能長久地保留下去。
珍寶都多到屋內收藏不下顯露出去了,失守而遭竊也就是預料中的事情。
因為富貴顯赫而驕傲自滿,自大不知收斂總有天會因此而招致災禍的降臨。
當建功立業達成目標之後,應當暫時退而守成,思考功過,而不是一味地繼續追逐功名與財富,這才是符合天道的行為。”
“這章說的是什麼呢?通篇看來,是李師勸人不能驕傲自滿,學會適時而退。”
稍時而已,秦無敵已將這章內容剖析完畢。秦深依然是被獨自留在了草堂之內省身悟道。
這章內容不多,前面舉了三例現象,後面則總結歸納,然後再以此闡述了中心,功遂身退之道。作為道篇,這章說是的為人之道。
功名財富是許多人為之奮鬥的理想,畢生的追逐。但是當理想達成變成現實之後,許多人失去了奮鬥的目標,變得驕傲自滿且目中無人,然後到手的功名財富又迅速地消散。
歇語有云:富不過三代。
這皆是驕傲自大不知收斂而導致家敗的情況呀。
在考慮是什麼因素造成的此類情形之後,師祖認為應該功遂身退,如此才能讓人不至在成功之後又迅速敗亡。
什麼是功遂身退?實現理想達到目的之後,整個人不要急著往前,要向後退一步,回到理想還沒有達成時候的狀態。
保持這種奮進的狀態,讓自己的身心都處於未曾驕滿四溢的時候的樣子。只要這樣持續保持功遂身退,才能守恆奮進,不變初心,這就是李師參悟到的上天一直在堅持的大道。
所以做人需要在自己覺得成功了之後,能夠退後一步,重新去審視自身。找到自身目前的不足,以及制定新的奮鬥目標,從而才能保持奮鬥不息的狀態。
秦深將這句話標註在了本篇筆記的最後,然後收拾檯面走出了草廬。
溫煦的陽光與美味的食物都是極為吸引動物們的東西。所以小亭子周圍聚集的動物們又多了不少。
瓊尼與陳曉曉在喝著早茶,聊著自己旁聽領悟到的道。
“事實上,本篇不僅是說了做人要學會審視打理自身,還在開篇就點出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理財。
雖然是本篇的引論,但理財是人們生活中難以迴避的問題。
財富雖然大多是身外之物,但卻對人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從某種方面來看,財富也就是人自身所裝不下的,被迫溢位放置在外面,暴露難守的東西。
一個人功成名就,往往會伴隨著自身擁有的財富暴增。這倍增的資產,是難以遮掩的。所以人們往往習慣用一個人的財富來衡量其成功的程度。
而有些人的財富卻是靠幸運獲得的贈予之財。或是繼承家業,或是上天饋贈,總之來之極易。這些人的理財經驗不足,擁有的財富與實力不匹配。
本來溢位的財富就難以長久儲存,他們就更難守住這些暴露後被餓狼們盯上的財富了。”
秦深走到邊上坐下來,笑道:“聽你這麼說來。我就應該是屬於這些人之中的某一位了。可有什麼好的建議提供給我?”
“建議。自然是有的。不過得看你準備用什麼來交換了。”
陳曉曉驕笑道。
“我就用我這儲存了十六年之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