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一關,便是“立道”,問天地可允許,問己身可承擔,問蒼生許願意,問道韻開天門。天門一開,便是立身立命,從此代天行道,恪盡職守,不可違背。
大道三千,不可彎、不可折、不可損、不可妥協。眀道、問心之後,立道於他人、於自己、於眾生之間。
至此,悟道而成。朝夕更迭,再無可損。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與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實話實說,黃喜子說的東西已經超出了蕭氏的理解。
雖然每個字拆開來看她都懂,但組合起來,尤其是最後一段出自《道德經》之言,放到著更顯奇怪……但卻想想,似乎對道的概述又是正確的。
她有些聽不懂了。
不過……
她還是抓住了主要的矛盾:
“這麼說,這人還沒到第三關?”
“回娘娘,正是。問心之後,道下法則,立身合道,便是真正邁入這悟道之境了。”
“……還需要多久?”
“這……”
黃喜子想了想,搖頭:
“或是一瞬,或是須臾。或是……身死道消,誰知道呢。”
蕭氏不知道。
他也不知道。
甚至已經察覺到這一絲異象的所有人都不知道。
但沒人離開。
悟道之境,雖然不是什麼百年一遇。可對於一些修煉者而言,能觀摩,本身就是一場大機緣。
無論是借鑑還是模彷,對於他人而言,都是一種明悟己身的過程。
而對於黃喜子這些人而言就更簡單了。
他們也都想要看看……
對方的道……
到底是什麼。
……
“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統六國,天下歸一!”
“書同文!車同軌!”
“鑄天子劍!”
“牧萬民!”
“築長城以鎮九州龍脈,衛我大秦,護我社稷!”
“仙人何在?”
“不得長生!”
“可是寡人身心不誠!?”
“罷……罷……罷……”
“呵呵呵哈哈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