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可知,想入悟道,需過三關。”
在這股自心底升騰的溫暖之中,當了一輩子下人的天下第四聲音悠遠,好似從天邊而至,又似是在蕭氏心底升騰。
而他也不知道蕭氏不懂修煉,所以繼續解釋道:
“尋常凡夫修煉者入自在境後,便是悟道第一關。而這一關,便叫做“眀道”。”
仰望天空金光蒼穹,他的眼眸裡幾乎被星空之上的金光所盈滿:
“知道自己的道在何方,不管是追尋前人腳步也好,補全天道亦好。總之,需以眀道,登堂入室。而所謂的半步悟道,便是這一步。知道自己對於這片天地意味著什麼,找到這片天地中所存在的道理,找到自己立身立命的根本源頭。而這一步看似簡單,可實際上……凡人庸碌存活此世,每日為飢寒飽暖而奔波,為妻兒老小三餐而活。活的明白?……呵。”
一聲帶著幾分諷刺的笑聲自夜空中響起:
“談何容易。”
“……”
蕭氏不言,靜靜聆聽。
“而就算活明白了,可面對周身牽掛,又真的有那麼容易割捨麼?那些或從小陪伴,或半路結交,亦或者見之不忘之人,便是一團團的絲線、亂麻。就算活的明白,明白了自己要為這片天地需要而執行的規則又能如何?天下佛門追求了一輩子的六根清淨,可又有幾人真正可做到?
……所以,在真正面臨選擇時,有些人乾脆看不清,或者不想看了。而能看清之人,都是心神堅定,無論大情、大愛、大憎、大惡皆可明辨、明思、明悟、明白之人。此等之人,方有資格前往下一步。”
面容蒼老的掌香大監語氣變得陡然寂寥了起來。
“而這第二關,便是此時了。此關名為:“問心”。心神堅定,問心無愧,見諸多不可思議事時,靈臺清明。見種種大恐怖者,心智頑堅。說是問心,問的,其實更像是自己。
雖然奴婢沒詢問過其他人悟道問心一關為何,可陛下蒐羅古今典籍,偶有高手記載,觀之……奴婢發現,其實這問心,問的只是自己的心而已。不可思、不可惘、不可愛、不可恨。種種不可,卻又無一不可。
有人問心,見自己生平憾事。有人問心,曉自己錯過之機。尋常修煉者,光是修煉,悟不得道。想悟道,需見,需聽,需過,需行。修煉之一生,便是行走之一生。
平日偶有足履踩死一隻蟲兒,或見一方行事不公而袖手旁觀,亦或見一佳人驀然回首,又或是遇雙親還魂關懷備至……所見之道,皆為問心。心中赤城,無愧於天地,便會進入到那最終一關……”
說到這,黃喜子語氣裡出現了一絲玄之又玄的道韻,緩緩逸散。
護在楊廣身邊的他,此時此刻周遭天地之炁,如同被賦予了某種特殊的意義。
自己不死。
王權不敗。
那是最單純至極的念頭。
可亦是最純正到容不得摻雜半點汙濁的念頭。
“我在,王權既在。”
“天命授我!”
“代天子施威四海。”
“順天子者昌,逆天子者……亡!”
如同手心手背有陰有陽。
他的道,便是再簡單不過的道。
這條命,是陛下給的。
那此生便為陛下之盾,之刀,之馬,之威。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天子開明,大赦天下。
天子一怒,血流千里!
拋棄自我、本我,一切只因陛下命令而活。
這便是他的道,亦是存身立命之根本。
而在這一層得天地承認的執掌皇權握柄的道韻中,他的聲音緩緩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