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臻的蒸菜所散發的香味,與弟子那清脆的背書之音,組成了早上的一曲有著煙火氣息的歌謠,把小院裡的人陸陸續續的都喊了起來。
很快,一鍋蒸菜出鍋,已經調好了一碗醬醋汁往蒸菜上面一潑,兩根筷子上下翻飛,跟豁楞麵條一樣,把熱氣騰騰的蘿蔔蒸菜挑散。
最後一人一大碗。
大家圍坐在石桌前開始享受來自菩提禪院的美食。
而就在李臻一邊吃,一邊給他們科普什麼樣的野菜這麼做也好吃的時候……
洛陽。
東宮。
楊廣雖然下江淮後讓楊侗監國,但依照禮制,楊侗就算處理政務什麼的,也不能在皇宮裡,而是在自己的東宮之中。
此刻,東宮主殿鴻政殿內,兩波官員已經吵做了一團。
一方,是以刑部員外郎衛玄為首。
而另一方,是以御史臺侍御史陳之令為首。
兩邊是互不相讓,雖然沒罵街,但言語裡的針鋒相對已經讓朝堂之上的火藥味濃了起來:
“陳大人,這河東幾萬逆犯,皆是毋端兒活著時助紂為虐之人,我大隋律法之下,謀反者是何種下場,本官作為刑部員外郎,難不成這律法之學還不如你麼!”
“依照衛大人所言,確實如此。可律法無外乎人情!如今殿下心懷仁慈,不想河東在秋冬之日赤地千里,恰巧這於栝發現了一池龍火。老君觀想為陛下煉丹求藥,這龍火必須要儘早建成。特殊時期行特殊之事,何況此乃殿下仁心,給河東生民一次機會。又有何不可!”
“笑話,國之無法,何以制之?法理即是王權,天子犯法尚於庶民同罪!更何況這些悖君謀反之徒!”
“你……”
兩邊唇槍舌劍,在這鴻政殿裡吵做了一團。
而始作俑者,也就是坐在上首的楊侗卻不言不語,彷彿兩邊吵架的原因不是他引起的那樣。
雖然談不上看樂子,但確確實實,從說完了自己有個想法,想要暫時招撫河東那幾萬流民,讓他們戴罪立功去給老君觀蓋高樓的主意說出來後,他就徹底隱身了。
無論站在鴻政殿前面的盧楚、還是已經旁邊雙眉低垂的禮部老尚書崔中方,似乎都默許了他們的爭吵。
任憑這兩波人吵的動靜越來越大,似乎都嗆出來了真火,就差動手的時候……
忽然,曾經獻出滅北齊之策後,得文帝重用,哪怕如今年邁,依舊坐穩禮部尚書之位的崔中方忽然上前了一步:
“殿下。”
他那蒼老的聲音一開口,衛玄與陳之令就像是收到了什麼訊號一般,立刻便閉口不言了。
只聽得老邁的聲音自鴻政殿內響起:
“此事事關重大,依老臣之見,還需從長計議才是。”
他的意思很簡單。
“大家”都在考慮考慮。
今天先這樣。
而楊侗聽到後,似乎等的就是崔中方這句話,點頭說道:
“也好,那眾卿便都回去好好想想吧。散朝……哦對了。崔愛卿……”
他似乎忽然想起來了什麼,對崔中方問道:
“孤記得,你家的一女子,前些時日剛與左丞家的一庶子結了親事?”
“……”
崔中方面容沉靜,看起來不動聲色:
“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