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先去河津,我找兄長先發安撫令。雖然無有皇家御詔,但郡守所發的安撫令,至少能讓一部分人暫時放下心中戒備。而我上次去三量山,發現那些流民過的確實不好。先拿三量山打個頭陣,等到訊息傳遍整個河東,到時……應該會有人自發前來於栝。如何?”
“行。”
手裡抓著一枚沙果,李臻啃的吭哧作響,一邊點點頭:
“不過我擔心……萬一李淵老兒到了之後,會橫叉一槓該怎麼辦。”
“李……”
杜如晦好懸一口氣被喘上來。
大哥,你認真的?
那可是隴西李家……
你喊人家“老兒”?
你不怕死的嗎?
可想歸想,他卻並未提出來。
道長這張嘴啊……
要是沒長,那簡直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無奈搖頭,他順著李臻的擔憂說道:
“未必見得,我聽聞李公並不通政事。到時讓兄長與他斡旋一番,在加上這一池龍火那邊源自老君觀和崔家的壓力……他應該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不通政事?”
李臻嘴角一抽。
行吧。
那就希望……
回憶著那天那個進門就給兩方找好臺階,面容沉靜的中年人……
希望他是個傻子吧。
想了想,他問道:
“對了,虞鄉,你知道不?”
杜如晦先是一愣,緊接著眉頭就皺了起來:
“知道,虞鄉鹽池那邊。在洛陽走之前不是還說麼,原本我打算去弄點鹽,屯點糧食……結果到這邊了才知道,虞鄉、於栝、桑泉這幾個地方的鹽池根本沒受到半點侵染。毋端兒繞開了這些地方……怎麼了?”
“是這樣的……”
把從血霧書院那邊得到的訊息和杜如晦說了後,坐在桌前的老杜一下子眉頭就皺緊了。
片刻,他說道:
“如果只是補充勞作之人,那反倒是件好事。幾家把持鹽礦,城池富庶,鹽又是硬通貨,他們多找點人,百姓們也有進項。”
“話是這麼說,但……或許是我多心了?你想啊,於栝的龍火是塊肥肉對吧?我就怕咱們鬧的動靜太大,這些人不樂意啊。於栝現在沒了火玉鹽,但他們的鹽礦可都好好的……咱哥倆擱這說,眼瞧著現在亂世烽煙起,這鹽,馬要,兵要,是不亞於黃金白銀的硬通貨。咱們要是去搶人,他們會不會在中間……”
李臻話沒說完,杜如晦已經明白了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