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會失信於天下。
失信於天下的人,沒有未來。
公孫瓚冷笑道:“就讓秦野去賑災吧,這可是規模百萬左右的人口。秦子進是有鉅額的糧食,但他能養一年,能養兩年?我估計,秦野絕對過不去明年冬天。”
他曾經搶過秦野的錢糧,對秦野手中的物資,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並且,他也知道秦野招募饑民,是在補充人口。
但在他看來,秦野完全是作繭自縛。
這麼多人聞迅過去了,秦野能安撫多少人?
他要是都安撫了,他的根據地內根本沒有這麼多耕地養活。
他要是有所保留,多少萬人就會死在他的家門口。
那麼,秦野必定會失信於天下的。
另一方面。
在鄴城。
辛評嘲笑道:“秦野的想法是好的,但他肯定沒有預計到饑民的規模。此番百萬人湧向他的控制區,以我觀之,他最多留下一半。那麼另一半,足以拖垮他了。”
“到時候消耗光了秦野的儲備,這些百姓還是要回到主公的土地上,來為主公耕地的。”
韓馥重重點頭,因此也不再去管百姓遷徙的事情。同時,更多的是懊惱。要知道秦野現在的糧食儲備,絕大部分是從韓馥這裡掠奪的。
無論官方還是地方上的糧食,都被其一網打盡。
當初,他們都是很痛快的高價賣給了秦野糧食,一轉眼,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面。
蝗災!
這尼瑪他也能看出來。
真是邪門了。
對於秦野能夠預言蝗災這件事情,眾人至今都是理解的不能。
…………
井陘隘口。
這裡是通往太行山根據地的主幹道,此刻,聚集了十餘萬等待進入根據地的百姓。
這些百姓,在秦軍的喊話安撫中,十分平靜的等待入關。並對未來,重燃了希望。
這些百姓中,有一個叫棗祗的人。
棗祗,可能現在天下沒有人知道這個人。但若是秦野,肯定知道,這位是農業大師,曹魏屯田制度的設計師。
而棗祗能夠成為屯田制度的設計師,並不是因為他提出了屯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