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州之事,爭執未下。
這時,一個太監急匆匆地走進來,手裡託著一個小管子。
趙永水知道這是密報,趕忙下臺階迎過來,將小管子接過,回到楊顯的身邊。
趙永水仔細看了一下,小管子上的密封完好無損,這才將其中的紙條卷取出,恭敬地放在案几之上。
然後,趙永水就向後退了幾步,垂手而立。
這是規矩,任何密報都是隻能楊顯自己看的。
楊顯將字條卷展開,飛快地掃了一眼,登時眼睛一亮。
字條上,只寫了一句話:呼連單于傾巢十萬南下。
但楊顯絲毫不擔心,他對楊楓有著充分的信任,他相信楊楓一定能打贏這一仗。
楊顯抬眼看了下面的三個兒子一眼,微微一嘆,龍生九子,不但子子不同,孫孫也一樣不同啊。
能為朕真正分憂解難的,只有楓兒一人,其他的全都是爭權奪利,眼中只有皇位。
楊顯聽說了,楊楓雖然治理燕州的時間很多,可燕州已經基本具備世外桃源的雛形。
官吏清廉,百姓安定,軍隊強盛,大街上一個叫花子都沒有,大牢也基本上都是空的。
沒有要飯的,沒有犯人,這意味著燕州已經大治了啊。
大楚國有十三個州,若州州都能跟燕州一樣,豈不是早就無敵於天下,四方來朝啊。
飛快地思索了一下,楊顯將字條裝進了袖子裡,淡淡說道:“呼連單于已經起兵十萬南下,燕州已經在備戰了。”
此言一出,楊欽三人皆是大吃一驚。
秦王楊銘反應極快,趕忙拱手道:“啟稟父皇,請允許兒臣星夜趕到燕州,指揮燕州兵馬,迎戰西匈奴。”
這個訊息,絕對讓秦王楊銘高興之極啊。
論及行軍打仗,楊欽和楊錯綁在一起,也不如他一個,這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燕州危急,讓他掛帥,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
冀王楊錯當然也不會就此放棄,也拱手道:“啟稟父皇,匈奴傾巢一戰,實力不容小覷。”
“燕州軍雖有數次大捷,但畢竟時間尚短,整體實力遠不如匈奴。”
“之前之所以連戰連勝,皆是因計謀故。”
“因此,兒臣請命,前往燕州,再續輝煌。”
這是冀王楊錯的本錢。
是嘛,行軍打仗,我是比不上你秦王,但我勝在謀略超人一等嘛。
論及出謀劃策,以奇計勝敵,太子和秦王你們兩個綁一起也不如我啊。
楊欽就無話可說了,因為楊松確實沒上過戰場。
讓一個沒上過戰場的傢伙,率領燕州軍迎戰十萬匈奴,楊欽自己都過不了心裡的那道關。
於是,楊欽就保持沉默了,心中微微一嘆,可惜啊,再次與燕州無緣。
忽然,楊顯心下一動,淡淡說道:“秦王,冀王,你們的心意,朕都懂。”
“只是,燕州大戰將即,秦州和冀州的穩定,絕不可出現半點差錯,你們還是各回封國去吧。”
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登時一陣失望,不敢多言,只得應了下來。
不管怎麼說,對方也沒有得逞,秦王楊銘和冀王楊錯也都是鬆了一口氣。
楊欽則是精神一振,心中暗想,父皇拒絕了楊銘和楊錯,這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