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道瑛迅速定了定心神,心中暗道自己不該。
思無邪。
今日既為夫子教她念字,又怎可胡思亂想?
扶著紙頁,慕道瑛端然而坐,款款講起來,“關關雎鳩。”
孰料,甫一啟唇,劉巧娥便遽然變了臉色:“這篇詩我聽過!”
她面色反應之激烈,令慕道瑛也始料未及,指尖一頓,抬起頭,“老母?”
她眼底洶湧著複雜的情緒,彷彿出神。
“既如此,瑛換了這一首如何?”慕道瑛見她神情不好,沒有勉強她,跟她商量。
“不必。”劉巧娥激烈的神色一點點褪去,緩和了語氣道,“你念吧,之前我不求甚解,不解其意,今日倒想弄個清楚。”
慕道瑛又怔了一下。轉念一想,這是《詩經》開篇,流傳甚廣,普羅大眾都聽過一兩句,劉巧娥聽過也不算稀奇。雖不知她態度為何如此激烈,個中想必牽連一段往事……
他人不開口,不主動探究他人的私事是基本的素養。
他沖她略一頷首,也不太在意。
劉巧娥看著近在咫尺的青年。
他皙白的頸子被道袍領口掩映著,下頷線條清潤柔和。
她盯著他,又好像沒看他,思緒已經飛去了窗外。
慕道瑛念書的嗓音,低低的,很認真。少年般清亮,敲冰戛玉,透著股寒氣,這寒氣不冷,像是夏天裡的冰鑒,只悅耳,讓人感到無邊的順暢。
慕道瑛唸完一闕,沒等到劉巧娥的反應,一抬頭,便看到神思不屬,神遊天外。
他不動聲色,曲指叩案,“老母?”
劉巧娥回過神來,“哦哦,你繼續。”
慕道瑛微微蹙眉:“……”
他出生世家,家教極嚴格,尊師重道,幾乎是刻進慕道瑛骨子裡的,不論讀書還是修煉,都應秉承端正態度。
見劉巧娥心不在焉,態度輕慢,慕道瑛心底隱隱有些不滿,卻沒發作。
便耐著性子,又重頭開始念,“關關雎鳩……”
劉巧娥這回倒是沒有再走神了,她打斷了他。
“關雎是什麼鳥?”
慕道瑛緩緩深吸了口氣,此時已經有八分的不滿了。
但他仍按捺了下來,並未露出輕視之色,認真糾正:“關雎t不是鳥,是關關和鳴的雎鳩。”
他扶著紙頁,垂下眼睫,端整對她念,“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也不知是不是被劉巧娥敷衍不良的學習態度所影響,這一闕念下來,他心裡也有些浮游亂想,心神不定。
反複回想起方才長廊內的對話,耳尖也開始發燙,發紅。
慕道瑛沉了口氣,好不容易才穩定了心神,抬起眼,“我念一句,老母跟我念一句。”
“關關雎鳩。”他念。
“關關雎鳩。”劉巧娥跟念。
“在河之洲。”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他嗓音遲疑地慢了下來。
“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慕道瑛定了定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