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輕捲雲舒,黃葉落秋水。青衣拂煙塵,鐵拳撼驚馬。
澹臺紫衣眼中那青衫背影,越發顯得高大,如攔江山石,任你狂浪滔天,我自不動不搖,巍然天地間。“兒時的搗蛋小鬼,如今已是頂天立地的好男兒”,澹臺紫衣今天見了,便烙進心田再難忘了。
五大劍宗弟子撲倒惡龍,生生扯下鱗甲斷其筋骨,成那屠龍之事……
陸無敵的鐵槍彎了,甲碎了,陪著他叱吒風雲的戰馬倒下了,可他依舊死戰不退。他不能接受黑騎戰敗的事實,他不肯低頭認輸,哪怕力戰而亡。
“陸無敵,大勢已去還不投降,真要拉著所有黑騎陪著你一起死?”袁守正厲聲吼道。
陸無敵回過頭,便見身後跟了他十年之久的親兵被數把長劍釘在地上,仍望著他吼出最後的不甘“不降!黑騎寧死不降!”。
“不降!黑騎不降!”不到百人的黑騎,人人高喊,哪怕劍刃加身。
黑騎是驕傲的,寧可全軍覆沒也不會丟了那份驕傲。只見陸無敵不再多看一眼身後那些讓他自豪的兒郎,回過身望著滿眼的持劍之人,仰天吼道:“都聽到啦!這便是我黑騎的答案。天可見,今日我拓跋家黑騎盡皆死戰不降,死戰不降……”
看著黑騎死士越戰越少,李太平搖頭惋惜“可惜了,多麼精銳的一支騎兵,如果他們的鐵槍不是對內,而是向外,槍指草原,槍指異族,又何愁邊境不穩,黎民不安!”。
這一戰死了很多人,有五大劍宗的弟子門人,也有拓跋家的衷心死士,七八百人永遠留在了這裡。如果說邊境烽煙起,戰死便戰死,也許千年後還有人記得有一支寧死不降的黑騎,有揮劍為國為家的劍宗豪俠,可如今只能可嘆,可憐,可悲這該死的亂世。
陸無敵亂髮飛揚,鐵槍血戰八方,雖傷痕累累卻氣沖霄漢,無所畏懼。雖為敵,卻不得不讓人敬佩,讓人讚一聲鐵血男兒。
李太平躍入戰團,一拳轟在了地面,震退了陸無敵,也震退了劍宗弟子。只見其揮手阻止就要再次圍上的劍宗子弟:“是條漢子,死便死的痛快才好!兄弟李太平劍道九品,外功九品,可願一戰。”
李太平即不想看到劍宗弟子再有傷亡,也想給陸無敵一個體面的死法,畢竟陸無敵沒做錯什麼,只是各為其主各謀其事,角度不同好壞也就不同了。
陸無敵一把扯了破碎的鎧甲,露出滿是疤痕的精壯上身,驕傲的說道:“我陸無敵縱橫一生大小戰百場,早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今日便戰死又何妨!”
李太平一拍身後劍匣,無量劍宗聖人之劍來到手中:“劍宗聖人之劍,能死在這把劍下,你死的不冤,也算給死去的劍宗門人一個交代。”
“那就讓我見見聖人的劍夠不夠快。”說著腳下猛踏地面,一杆杆鐵槍被震起,只見陸無敵手中鐵槍一卷一帶,十數把鐵槍便呼嘯著向李太平刺去……
胯下無馬的陸無敵就是沒牙的老虎,只是看著氣勢唬人,李太平此時用劍只是想給陸無敵足夠的尊重,其實即使不用劍,對付善於戰陣廝殺的八品武者,一雙手也就夠了。
李太平手腕一抖,長劍振出無數劍花迎向那些鐵槍,一陣密集的金鐵交鳴,鐵槍悉數被擊落。李太平欺身而上,人隨劍走,劍似游龍上下翻飛,一路離手劍端的變幻莫測,讓人防不勝防。
道家講“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太平道的離手劍自然最強的便是同時運劍三把,以李太平目前的修為也僅僅能運劍兩把,第三把若出反要弄巧成拙。
太平道離手劍很強,面對陸無敵一把劍便能勝之,李太平不認為陸無敵有資格讓他再拔劍。也確如李太平所想,陸無敵武道路子實在不適合江湖械鬥,鐵槍大開大合氣勢力道都有了,可就少了變化,與人一對一廝殺很是吃虧。
這是一場沒有任何懸念的戰鬥,陸無敵畢竟不是真無敵,所以陸無敵敗了。
陸無敵低頭瞧著穿胸長劍,感嘆道:“確實夠了快,可惜老三不在,他若在一定會非常歡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