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柯的奏疏剛剛送到司禮監,負責司禮監的韓生宣便第一時間將奏疏送了過去。
正如同張旭所預料的那般,沈楠只是看了幾眼就將奏疏合上。
“楊柯....”
“大奉的寒門儒家倒是有可取之人,只可惜大部分多是一些清談誤國之人。”
在大奉帝都淪陷的時候,朕可是記得很清楚這些人的反應。”
“水太涼,不過只是大奉最低階的笑話而已。”
沈楠沒有張旭想那般剛愎自用,但他也不可能聽從楊柯的勸諫,且不說裁軍計劃已到了最關鍵的時刻,便是裁軍計劃還沒開始,他也不可能停手,沒有足夠權勢的帝王,終究只是一個明面上的傀儡。
大奉帝王能夠成為帝王,只是因為大奉立國八百年。
沈家名望太高,根本沒人敢造反,也沒人能造反成功。
道家、法家、儒家、佛門亦是錯綜複雜,彼此牽制。
有鎮國神器鎮壓一切、亦有鎮北王坐鎮幽州,更有法鞅這般法家之人維護,方才導致大奉這麼多年脆弱的平衡。
沈楠要做的從來不是一個明面上的帝王,他是要真正的皇權至上。
不過楊柯此人倒是可以利用一二。
他微微眯起眼:“明日朕出關後,讓雨化田、陳芝豹過來。”
沈楠明日便要開始真正的實施裁軍計劃。
有些事情也需在明日定下。
韓生宣的聲音傳來:“諾。”
.........
次日。
景華殿中。
一盤盤菜餚被宮女們端上來,僅僅只是擺在沈楠面前的便足有八個葷菜、六個素菜、一湯、一主食、一茶,這些食材皆是御膳房精心搭配,其中亦是夾雜名貴珍稀的藥材,單論這次午餐的價值便有足足百兩。
也就說沈楠每月的膳食就要花費近千兩,一年便是一萬兩白銀左右。
這還只是膳食。
若是再加上每月清和宮所供應的丹藥,當是接近十萬兩白銀。
這也就能看出景太后一年為何要從御馬監拿五百萬兩白銀。
十境天人的修煉所需要的資源要比想象之中的還要誇張。
甚至有些資源根本都不是錢兩能夠買到的。
沈楠倒也不是一時興起,感悟自己的奢華,以他的開支而言對比歷代大奉帝王已經算是節儉的了,明崇帝跟先帝,他們每年在御膳跟丹藥上最少開支都是數十萬兩白銀級別的,這也是為何沈楠接手的時候內帑那般空虛。
沈楠此時想的更多的還是養軍的問題:“若是想要打造一支萬餘大雪龍騎,每年所需要的食補跟丹藥,當是在六百萬兩白銀級別?”
“再加上數萬的明王重甲兵,一年的開支當是三千萬兩白銀?”
陳芝豹、雨化田、曹正淳都在下方聽令。
曹正淳聞言後說道:“回稟陛下,三千萬兩已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