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內閣。
六位內閣大學士皆在勤懇的批閱奏疏。
次輔楊柯則是眉頭緊皺,這幾日的皇城氛圍愈發不對勁,內閣的氛圍更是如此。
就內閣這七位老狐狸,誰人看不到陛下的動作頻頻,可偏偏無人說一句話。
他楊柯本身也不想多說什麼,只是今日劉忠自請的舉動實在有些怪異。
拓跋菩薩的動作亦是越來越大,已是開始私下結黨營私。
楚國公那邊更是整日宴會不斷,任誰都能看出楚國公打算在閱兵的時候搞一個大事情。
楊柯亦有耳聞,似是跟軍隊有關,這般朝堂局勢當真就要視而不見?!
楊柯看向一側的首輔張旭。
張旭還是一如既往的勤懇,似是極為認真的瀏覽奏疏。
他時不時的還對著身側的宦官說將其奏疏送往司禮監,好似就大奉真沒什麼變化一般。
在即將放衙的時候。
楊柯終於還是忍不住:“張旭!你就這麼看著?!”
張旭慢悠悠的放下手中的奏疏,他抬起頭看向楊柯:“不如此,你待如何?”
“是群臣覲見,還是御史上書?”
“又或者是你、我一同前往覲見陛下?讓陛下不要當武王?!”
沈楠的動作雖是隱秘,但要裁撤赤龍十衛這麼大的動靜。
以首輔張旭的能耐自是能夠看清一些的,只不過他根本想不到,沈楠的動作有多快。
他只是以為陛下跟楚國公的交鋒當是在閱兵的時候。
既是如此,張旭自然也是不急。
楊柯眉頭愈發皺緊:“就算不這麼做,也當是勸諫一二陛下。”
“陛下終究年少,他根本不能理解赤龍十衛的情況有多複雜。”
“楚國公一脈的底蘊有多大。”
張旭聞言笑了起來:“為何不是勸諫楚國公讓步?”
“赤龍十衛難道不是本就是陛下的權柄嘛?”
儒家跟武將勳貴雖是沒有什麼太多交集,但往日以楚國公一脈的武將勳貴仗著執掌赤龍十衛的權柄,行事可謂是肆意到了極致,張旭亦是想要利用這次機會狠狠重創武將勳貴,至於說陛下的謀算?在張旭看來根本不可能成功的!
赤龍十衛的情況也不是一日兩日了,早在三百年就已是這般模樣。
歷任帝王哪一個沒想過整頓赤龍十衛。
最後為何都失敗了?!
那是因為誰都沒有辦法順利解決赤龍十衛的問題,不提武將勳貴那背後錯綜複雜的聯姻關係,就單說大奉帝都所駐紮的赤龍十衛,那可是十幾萬的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