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柯則是沉默不語,他倒是看出陛下的意思,陛下要對付的不是儒家,而是要將大奉朝堂的風氣徹底整頓下,也是想要讓大奉變強,可這變強也並非那般簡單。
自從赤龍十衛的事情後。
楊柯也去刻意瞭解底層的一些事情,大奉的確是積弊太深。
這般積弊是需要變法的,也是需要由上而下的改革。
但這種改革絕對不是以兵權、強權來改革。
因而楊柯也是有些不認同陛下如今的做法,但他又不能說陛下的做法是錯的。
這些複雜而混亂的想法。
便是如今儒家的情況,儒家的內部太過複雜,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跟利益,若是按照原本大奉的傳統,沈楠做出這些事情後,以張旭為首的朝臣們必然是要出手限制帝王的,不讓帝王太過肆意,可問題是他們目前沒有這個實力!
清微道長這尊道家十三境的道君太過嚇人。
拓跋菩薩、陳芝豹以及羽林衛、黑龍衛這些兵權也太過嚇人。
這就導致儒家只能是唉聲嘆息,卻遲遲不敢做出太多的事情來。
正如同張旭所言,儒家可從未想過對付陛下,也不算是大奉的敵人,他們要的只是維護自己利益、權柄同時,讓大奉不斷變強。
只是有時候一些人的私心太重,維護自己利益的手段也太過了。
也就在內閣一片愁雲的時候。
一名宦官的身影出現在內閣外,而後他恭敬的走進來:“楊閣老,這是陛下送來的卷宗,陛下有旨,命你好生看完。”
說罷,他便將一疊厚厚的卷宗放在楊柯的桌案前。
張旭等人聞言都是一怔,沈楠登基至今,可還從未往內閣送來什麼卷宗。
今日又是如何?
而且又有什麼卷宗非得送給楊柯一人看?
楊柯亦是眼眸閃過一絲驚訝,他將手中的卷宗拿起細細看了起來,只是看了幾頁,他的臉色就瞬間陰沉起來,而後眼眸更是冰冷的環顧左右:“川州的事情,到底是誰做的?江州那幾家?還是川州那幾家?!”
“你們之中又有誰參與其中?!誰給他們的膽子!!!”
楊柯的聲音越來越大,甚至有些過於洪亮。
煌煌浩然正氣亦是在這一刻毫無保留的釋放出來。
見此。
諸位內閣大學士皆是神情錯愕,他們都沒理解楊柯為何會如此發難,更是不懂川州、江州又怎麼了,莫非是那邊誰做了什麼惹惱楊柯的事情?
張旭眉頭微皺:“此地是內閣,收起你的浩然正氣!”
儒家之人,當遇事而不驚。
楊柯這般姿態太過,這已是問責在場眾人的嚴厲口吻。
楊柯聞言卻是猛地站起來:“內閣又如何!我以大奉次輔的身份,難道不能開口質問爾等一二?莫非我這個大奉次輔就真只是一個擺設不成!”
“老夫就是想問問,諸位可曾有人參與此事之中!”
“若有!敢問可還記得聖人言!可曾還記得昔日讀的聖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