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左右兩側的火力組,各有五輛這樣的馬車。
一共十輛荷載了重機槍的馬車,在這遼闊的平原地形上,順著日軍的左右兩翼拉開戰線,重機槍瘋狂咆哮,此刻展現出來的殺戮力量,甚至不亞於一輛日式坦克。
那麼此時此刻就相當於,在日偽軍的左右翼,共有十輛坦克正在瘋狂進攻。
再加上協同作戰的三輪摩托的副座上架設的機槍,甚至架設在馬鞍上的輕機槍。
此刻的日偽軍被徹底包圍在中部,像是一群待宰的綿羊兒,在這群綿羊的四面八方,都是伺機就會撕上一口的餓狼。
對戰局的把握相當精準的一營長王雷虎和二營長沈泉,在煙霧彈的煙霧剛消散的同一時間,為了策應騎兵連的三面突襲,兩位營長毫不猶豫地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原本的進攻方此刻成了防守方,原本的防守方此刻成了進攻方,角色迅速調轉。
一營和二營的戰士們展開總攻之後,態度決然,壓根兒不留什麼餘地。
在後方五零小炮的全力轟擊掩護下,朝著日軍部隊發起猛攻。
四方部隊,沒有任何一方留有餘手。
一切的進攻都來得如同閃電。
……
在獨立團的幹部特別戰士培訓課上,孔捷曾提出過這樣一條軍事思想。
“凡事謀而後定,自古以來就是這樣的思想,只有做足了戰前的準備,戰時才能遊刃有餘。”
“這樣的思想同樣契合於咱們的軍事作戰指揮。”
“什麼意思呢?簡單點說,戰鬥之前的準備工作一定要慢,這個慢不一定是時間上的慢,而是要儘量的詳細周全,儘量地查漏補缺,算無遺策。”
“準備工作認真周全地完成之後,接下來的進攻要快,戰術動作要快,擴大戰果要快,追擊殘敵的進攻要快。”
“這就是我要告訴你們的四快一慢。”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孔捷當時是這麼說的。
……
眼前的四方進攻便是如此。
迅速跟進的三路騎兵部隊,外加上發起總攻的八路軍部隊,在炮彈的轟擊、重機槍的火力壓制下,被圍困在中央的日偽軍一時之間也被打懵了。
這一切都來得太快,聚集在一堆的日偽軍甚至難以展開梯次的防禦佈置。
兩側的日軍嘗試以火力阻擊騎兵連火力組的重機槍,但子彈打在那厚厚的重機槍防護盾上,頂多就是聽了個響。
重機槍的每一聲咆哮,總能帶起一連串的血花。
再也坐不住的鬼子大隊長三島信義和村井秀夫同樣慌了,在有些駭然之中,怒吼著下達命令,企圖收攏隊伍,將主要的防禦放在前部八路軍主力的進攻上。
兩個鬼子大隊長認為,從三個方向突襲過來的騎兵部隊,火力雖然兇猛,但由於騎兵的限制,兵力的限制,他們絕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直接覆滅帝國部隊。
倒是從前部發起總攻的兩支八路軍主力部隊,一旦讓他們突破陣地,那才是覆滅的源頭。
村井秀夫和三島信義下令,讓部隊在阻擊八路軍主力的進攻時,緩緩後退至炮兵陣地的區域。
企圖利用那十幾門火炮,對發起總攻的八路軍主力進行火力覆蓋。
可惜計劃卻沒有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