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組的機動性並不差,速度方面是遠大於步兵部隊的。
這片平原地帶又是近似於一個長方形,長度很長,寬度卻並不算遼闊,兩側火力部隊的衝擊距離也只有四百米左右,當衝進到一半時,火力便可以提前宣洩出去。
這時,雙方原本投擲的煙霧彈所散發的煙霧,也已經被冷風徹底吹散。
視野重新變得清晰開闊起來。
三島信義大隊發起的進攻才被擊退,尾部的守衛部隊已經被獨立連的衝鋒部隊攻破。
日軍有些手忙腳亂地調轉槍口,兩面作戰,一面對付其前方陣地的獨立團一營和二營,另一面對付後方進攻的騎兵衝鋒隊和鉗制隊。
偽軍還是老樣子,充當打醬油的角色,先前從日軍與八路軍夾擊的區域,逃竄到兩側之後,裝模作樣地跟著日軍,有一下沒一下地開著槍。
當騎兵連的兩方火力部隊分別從日偽軍陣型的左右翼衝擊出來的時候,日軍這才意識到情況的危急。
前後的夾擊原來還不是八路軍的全部手段。
眼下這樣子,八路竟是從四面將整支帝國與皇協軍部隊圍困了起來。
這些土八路,好猖狂的打法。
緊接著,兩側迅速突進的火力組戰士們,開始了火力的宣洩。
有架在馬鞍上的輕機槍,一邊策馬賓士的戰士,一邊熟練地操縱著機槍,騎在馬背上,居高臨下之中朝著日偽軍所在區域進行長點射。
輕機槍也就罷了,鬼子和偽軍接著甚至聽到了重機槍的咆哮。
驚駭欲絕的日偽軍聞聲望去。
那是八路軍的騎兵部隊,由並駕齊驅的兩匹戰馬和馬車、機槍共同組成的火力小組。
兩匹戰馬並駕齊驅,韁繩拉著身後快速跟進的四輪馬車,這馬車貌似也就是一些農用的板車改造而成。
車頭上坐著一位戰士,負責掌控馬車的行進,每個馬車上還蹲著兩位戰士,一名重機槍手,一名彈藥手。
重機槍的前方架著厚實的防護盾,盾牌的中間留下一條較長的縫隙,架著重機槍的槍管,重機槍手同時透過縫隙提供的敵軍視野進行射擊。
如此設計,完全可以想象,只有被重機槍掃射的日偽軍,將子彈射進那只有幾根指頭寬的縫隙,且正好擊中機槍手,才能將八路軍方的重機手打掉。
可又是高速運動中的馬車和機槍。
想要打中八路軍方重機槍手的難度,大大提升。
這正是獨立團騎兵連,經過與摩托化部隊的融合之後,研究出來的馬載機槍戰術。
曾經,俄軍也曾用馬匹拉著農用的大車,在馬車上提前安置重機槍,然後堆積上乾草,途中遇到目標,掀開稻草就可以直接開火,打擊過目標之後,馬韁繩一拽,利用馬車的機動性,隨時能打能走,曾讓對手吃盡苦頭。
他們將這種戰術稱為搭槍卡戰術。
孔捷對於這種畜力化作戰工具在騎兵連的妙用,算是對這種搭槍卡戰術的活靈活用。
這是為了彌補獨立團的半機械化重灌部隊,在坦克和裝甲車方面的嚴重不足。
以使重機槍那樣笨重的傢伙也可以具有高速的機動性。
再加上修械所的改進,重機槍架設在四輪馬車之上,固定軸上加設一定的物理裝置,還可以以一定的角度轉動,在馬車快速的運動時,既能有效規避日軍的火炮突襲,又能以密集的火力對敵軍造成殺傷。
實在打不過還能跑,槍口調轉到馬車的尾部,那就是最好的阻擊火力。
谷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