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旺,塔海甘布兩人相互看了一眼,都是從對方眼睛裡面看出了無可奈何。
之後的幾日,李德旺和塔海甘布都是沒有訊息回覆餘介,餘介一行人起身,不告而別。
塔海甘布聞聽餘介走了,驚訝不已,隻身打馬追趕,終於在柳溪湖畔追到餘介。
塔海甘佈道:“大使為何要走?”
餘介道:“爾等甘願坐以待斃,難道本使也要留此殉葬不成?”
塔海甘布自知餘介今日一去,歸附大宋這條路便斷了,這是此時的西夏不能承受的。
不論如何,好死不如賴活著,即便歸附大宋是屈辱,但也比慘死蒙古之手,落得亡國滅種強。
塔海甘佈道:“大使再容某三日,若三日再無音信回覆,某性命不要,以還大使期望。”
餘介見塔海甘布態度堅決,於是作出一副無奈的模樣,留了下來。
而後塔海甘布進宮,面見李德旺,他道:“陛下,蒙古的兵力是我大夏不能敵的,如今我大夏精銳兵馬幾乎折損殆盡,若蒙古大舉來犯,亡國便是必然,還請陛下早作謀劃?”
李德旺攤開雙手,一臉悲哀,道:“朕雖有力挽狂瀾之志,然奈何時運不濟,天不佑我,朕徒之奈何?”
塔海甘佈道:“陛下,歸附大宋亦是絕處之中的一條路,雖屈辱,然亦是好過無路,還請陛下明斷。”
李德旺震怒,道:“朕乃大夏皇帝,如何能歸附宋國苟且偷生,辱沒祖宗?他日你叫朕有何顏面,見歷代列祖列宗於地下!”
塔海甘佈道:“陛下,何不命公主領軍民歸附大宋,餘下之人與國共存,此,既全了忠義,又留下我大夏香火,豈不是兩全其美?”
李德旺聽了,猶豫半響,才道:“容朕考慮一下。”
塔海哈布沒有緊逼,告退,只是他叮囑李德旺一定要快下決斷,餘介那邊無法久等。
此後李德旺又與其他大臣及親族商議,詢問他們的意見。
這些人一聽可以前往大宋,那還有什麼說的,都是同意,並且還都爭著搶著要去,他們這般表現,西夏的前途可以預見。
一個叫做李仲諤的老臣對李德旺道:“陛下,事已至此,,,,老臣說句大不敬,犯死罪的話,蒙古滅我大夏之心昭然若揭,他們如此強大,我們無法抵抗,遲早是要滅亡的。以其全部死在這裡,不如先提前遷徙一部分人,給我們大夏留個後,若是上天垂青,說不定以後還有復國的可能。”
李德旺意動,李仲諤又道:“宋國與我大夏爭鬥百年,雖然仇恨深切,然不可否認漢人的溫良恭儉讓,忠孝義勇嚴,這些都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遵守的德行。
若我大夏子民與漢人融為一體,即便他們不再知道自己是誰,但身為祖先的我們,看到子孫是一個知禮守孝,盡忠有節之人,又何嘗不欣慰呢?”
他的話使李德旺最終下定決心,於是李德旺召來塔海哈布,讓他總覽此事。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