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坤和二十二年。 趙祈於紫宸殿頒布詔書:朕……
坤和二十二年。
趙祈於紫宸殿頒布詔書:朕今立趙妘為儲君, 望諸臣工悉心輔佐太姒,共護大周基業。
與此同時,徐玟接下太姒太傅的任命, 一場關乎王朝未來的佈局,悄然落定。
幾位年邁的老臣,上前一步, 拱手作揖,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陛下, 恆王殿下的小世子趙天祚亦是皇室正統,或許亦可為儲君人選。”
一位年輕女官柳眉倒豎, 杏眼圓睜, 剛要開口駁斥,卻被趙祈抬手製止。
趙祈緩緩抬眸,目光掃過這些老臣, 聲音冷若冰霜:“儲君已立,諸位當一心輔佐太姒。趙天祚年僅五歲, 如今連大字都不識幾個,若立他為儲君, 難道你們是想讓朕效仿先皇,設立輔政大臣,再重演一場如高太傅那般的逼宮篡位鬧劇?”
此言一出,大殿內瞬間鴉雀無聲,眾人皆感受到皇帝話語中裹挾的凜冽殺意, 彷彿下一秒, 殿外的侍衛便會沖進來, 將這些忤逆之人拖出去問斬。
老臣們紛紛低下頭,不敢與趙祈對視。
這些年來, 趙祈勤政愛民,將大周治理得井井有條,朝堂上下呈現出一片祥和繁榮的景象。
可此刻,她那狠厲的眼神,卻讓眾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坤和三年,菜市口那血流成河的恐怖場面。
那時,是因高太傅妄圖逼皇帝退位,無數人頭落地,整個京城都籠罩在一片腥風血雨之中。如今舊事重提,怎不讓人心驚膽戰。
近些年來,隨著趙祈推行女子科舉等新政,朝中女官數量日漸增多,她們憑借自身的才學與能力,在朝堂上站穩腳跟,逐漸擠壓了男子在官場的位置。
照此趨勢發展下去,或許用不了多久,女子為官的數量便會超過男子。
這對於那些秉持著 “女子無才便是德” 觀唸的老臣們來說,無疑是難以接受的,他們怎能甘心讓女人騎在自己頭上發號施令。
再者,皇上為了整頓風氣,下令不許男子納妾,又關閉了青樓等地,這使得那些習慣了花天酒地的達官顯貴們失去了瀟灑取樂的地方,心中早已積怨頗深。
在他們看來,若是小世子趙天祚被選為儲君,一切便還有轉機,他們便能恢複往日的特權,不僅可以重新掌握朝堂大權,罷免女子為官的權利,還能讓女子回歸後院,相夫教子,恪守本分。
以趙祈的性子,對於那些鼓動小世子做儲君的人,應是讓他們告老還鄉,罷免官職,以儆效尤才對。
但趙祈也僅僅是斥責了這群老臣一番,並未再多做懲處。
旁人看不明白皇上的想法,褚淳賢卻知到趙祈的良苦用心。
眼下趙妘才剛滿十歲,趙祈是不想將她的前路鋪得過於順遂,太過平坦的道路容易讓人失去警惕與奮進之心。
留下這些冥頑不靈的老臣,便是給趙妘安排的磨礪石,日後趙妘親政,便可自行處置這些人,從中積累政治經驗,明白女子為帝,女子為官之路絕非一帆風順的事情。
而留下趙天祚在趙妘跟前,也是為了讓趙妘時刻保持防範之心。
趙祈年輕時,遭太後算計,身上中了慢性的毒。幸得阿魏妙手,精心調變解藥,才將她從鬼門關拉回。
然而,毒素雖解,身子卻不能恢複如初,她又一心撲在朝政上,心思繁重又不思飲食,長年累月下來,氣血嚴重損耗,身子骨大不如前。
坤和三十四年。
一日,趙祈毫無徵兆地突發一場大病,上朝時,整個人虛弱地癱倒在龍椅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