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永壽殿內,沉香嫋嫋。 太後高坐於主位,神色悠然,儀態萬千……
永壽殿內, 沉香嫋嫋。
太後高坐於主位,神色悠然,儀態萬千。
徐玟身姿筆挺地立在太後跟前, 垂首斂目,面上神色恭謹。
徐瑛則親暱地伏在太後腿上,太後嘴角噙著一抹溫和笑意, 指尖輕輕捏起一塊桂花糕,親自喂到徐瑛嘴裡, 柔聲道:“乖孩子,這是你最喜愛的糕點, 哀家特意命小廚房做的嘗嘗。”
說著, 太後的目光若有若無地飄向徐玟,繼續道,“這孩子我十分喜歡, 先帝在世時,就將瑛兒和禮兒賜婚。這說明咱們才是一家人, 打斷骨頭連著筋吶。”
徐玟何等聰慧,太後這話說得這般直白, 她豈會聽不明白。
太後這是在提醒她,徐家與皇室聯姻,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讓她務必站對陣營。
皇上那麼深謀遠慮的人,又怎麼會想不出太後會想在這個節骨眼上拉攏她?
可皇上自始至終, 未對她有過只言片語的告誡, 也未曾給予任何囑託。
這其中緣由, 其一是對她的信任,其二也是說明瞭, 她是無需在太後面前虛與委蛇的。
徐玟緩聲說道:“先帝為徐家賜婚,這等殊榮,是徐家世代難逢的無上榮耀,臣銘記於心。瑛兒自小就沒了娘親,幸而太後娘娘您心懷慈愛,待她關懷備至。這般大恩,徐家感恩戴德,沒齒難忘。”
太後微微抬眸,眼神悄然向時嬤嬤示意。時嬤嬤跟在太後身側多年,早已練就了察言觀色的本事,瞬間領會太後意圖,當即邁著步子走到徐瑛身旁,和聲說道:“二小姐,老奴剛聽說庫房新到了一批精巧稀罕物,都 是未曾見過的玩意兒,不如老奴陪您去開開眼界?”
徐瑛生性活潑,一聽這話,眼睛瞬間亮如星辰,應道:“那可太好了,有勞嬤嬤啦。”
說罷,隨在時嬤嬤身後,當走到長姐徐玟身旁時,徐瑛的腳步微微一頓,側頭,目光緩緩落在長姐身上。
僅僅片刻,她又轉過頭去,邁著步子往前走去。
二人身影漸行漸遠,殿門緩緩合攏,將殿外的動靜隔絕開來。
太後悠悠抬手,拿起案幾上的絲帕,擦拭著指尖殘留的糕點碎屑,每一下擦拭都透著幾分深思熟慮。
隨後,她將絲帕隨意擱在一旁,目光仿若深潭,直直落在徐玟身上,聲音雖柔和,卻挾著不容迴避的威嚴:“你心裡應當清楚,哀家想聽的,可不是這些場面話。”
徐玟深吸一口氣,直直跪在地上,身姿筆挺,直視太後:“陛下對臣有知遇之恩,若無陛下賞識提拔,便不會有臣的今日。從踏入朝堂的那一刻起,臣便已下定決心,將這條性命許給了陛下,許給了這江山社稷。臣此生只認陛下這一位主君,願為陛下赴湯蹈火,護我大周山河永固,國泰民安。”
徐玟說這番話時,字字擲地有聲,目光堅定地與太後對視,毫無半分退縮之意,哪怕面對太後的強大威壓,也絕不輕易動搖半分。
太後聽聞,面色微微一沉,“這麼說來,是半分餘地也沒有了?”
徐玟神色肅穆,言辭懇切,“臣深受陛下厚恩,自當忠心不二,此生不事二主,還望太後您見諒。”
太後原本掛著溫和笑意的面龐微微一僵,旋即輕輕嘆了口氣,悠悠說道:“也罷,今日是哀家唐突了,人心向背,強求不得。你退下吧。”
言罷,她輕輕擺了擺手,示意徐玟離去,眼神中卻隱隱閃過一絲難以察覺的不悅。
徐玟俯身行了一禮,緩緩退出永壽殿。殿門在她身後徐徐合上,她的身影消失在太後的視線中。
太後靠向椅背,目光望著前方,這徐玟如此堅定,倒也出乎她的意料。
“哼,話已至此,那便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 太後低聲呢喃,語氣中滿是森冷寒意。
徐玟若是死了,徐瑛便是徐巖鄂唯一的孩子,她又是自己未來的兒媳婦,徐巖鄂又有什麼理由不幫自己?
徐家這股勢力,她勢在必得,既然軟的不行,那就只能來硬的了。
民間謠言愈傳愈烈,竟將後宮一眾妃子也都裹挾其中,編排得不堪入耳。
翻來覆去就那麼幾句陳詞濫調,只因趙祈身為女子卻登上皇位,還廣納眾多女子為妃,便被指摘德不配位,應順應天道,早日退位,以免在後世留下千古罵名,諸如此類的惡語。
趙祈也不是沒聽說過,只是這回一點也沒能進到她心裡去。
好不容易忙裡偷閑,得了些閑暇時間,趙祈正與褚淳賢在雲光殿悠然對弈。
褚淳賢垂眸凝視著棋盤,腕間香珠隨著落子的動作輕叩案幾。
“你棋藝越發穩健了。”
趙祈嘴角微微上揚,袖口的龍涎香掃過褚淳賢的手背,“是你這個師傅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