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奸臣 > 第四百五十九章 夜深人靜處,恰是密議時

第四百五十九章 夜深人靜處,恰是密議時 (第1/2頁)

推薦閱讀:

第五五十章 夜深人靜處,恰是密議時

夜色下的京城漸漸安靜了下來,隨著起時分鼓樓擊起了鼓,鐘樓鳴起了鍾,夜禁正式開始,街頭巷尾便幾乎看不見多少行人,只偶爾可見官府抑或官宦人家的車馬。五城兵馬司的巡查照例也已經開始了,只按照慣例,素來是西緊東松,南緊北松,為的便是西邊多勳貴,南邊多朝官的緣故。可即便如此,也不是沒有例外,這會兒北城兵馬司的兵馬指揮眼見那迎面而來的一行人,便是急急忙忙衝屬下喝令,又弓著身子站了道旁。

“這是巡查?”

眼見那一乘大轎子面前停下,隨即裡頭傳來了一個有幾分傲慢的聲音,兵馬指揮鍾汶連忙恭恭敬敬地答道:“回稟公公,卑職是帶領底下人夜巡。”

“唔,好好巡查,如今是太平盛世,別讓哪裡走了水亦或是出了盜匪,亦或是有什麼江洋大盜竄到了官宦人家去,那時候你吃不了兜著走!好了,走!”

隨著這一行人前呼後擁再次起行,鍾汶總算是鬆了一口氣,直起腰望著那一乘富麗的轎子,他心裡罵了一句娘,隨即便衝著底下人沒好氣地喝道:“好了,別杵著了,繼續夜巡去。剛才的話你們都聽見了,這麼一位主兒偏生咱們北城置辦下了一座私宅,若是出點什麼紕漏,扒了咱們的皮都有!”

大多數巡丁都是答應不迭,卻也有一個剛進來的丁不解地衝一旁的鐘汶問道:“鍾爺,剛剛過去的是哪位公公,這麼大做派?咱們大人平時見品官也沒那麼恭敬的。”

“還能有誰?如今宮第一人,才剛接了司禮監掌印的劉公公!”

正如這個訊息靈通的五城兵馬司吏目所說,徐勳得了誥命世券的這一天,劉瑾也同樣是喜事臨門。李榮雖是有心熬幾個月,奈何劉瑾壓根不願意給他這機會,因而他幾乎是以被攆走的姿態倉皇出了司禮監告老,而劉瑾就同時,強勢進了司禮監衙門內書堂北邊的崇聖廳祭拜,隨即立刻搬入了歷來司禮監掌印太監所佔的公廳。而河邊直房原本屬於李榮的那一座宅子,也隨之換了主人。

雖說宮裡用快的速清除了上一任的種種痕跡,但劉瑾這一晚上卻不樂意搬進河邊直房,而是出了宮來看自己置辦的私宅。為了進出宮方便,他特意選了距離北安門不遠,就鼓樓下大街東邊的沙家衚衕。原本這兒是一位勳貴寧陽侯的舊別業,如今去開國已遠,本代寧陽侯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物,家用緊迫便把這處產業賤賣了出去,倒便宜了劉瑾。此刻他由人扶著從大門一直逛到了二門,滿臉都是滿意。

“你會辦事!”

孫聰等的就是劉瑾這句話,自是高興得滿臉放光,見劉瑾心情極好,他便湊趣地說道:“公公今日榮升,這宅子也正好收拾整齊,可說得上是雙喜臨門了。只不過公公今日回來看看住一晚上,只能算是看看房子,這喬遷之喜還該好好操辦操辦就是。”

“成,就依你。”

劉瑾從前苦過窮過,對於擺場面充派頭自然不會拒絕,當即點了點頭。而孫聰知道自己這一記馬屁拍對了,眼見劉瑾左右其他幾個太監滿臉堆笑阿諛奉承,他就性跟後頭沒吭聲。直到劉瑾一路到了正房門口,頭也不回地吩咐幾人全都回去,他先是把人都送了出門,隨即才回到正房,抬腳一進去就現劉瑾正閒適愜意地坐居的太師椅上泡腳,下頭一個十七歲的小火者跪那兒,小心翼翼撩著熱水又是揉搓又是擠按,竟已是滿頭大汗。

“公公,人都走了。”

孫聰提了這麼一句,見劉瑾沒其他反應,他就站人旁邊,就這麼一字一句稟報起了白天的諸多人情往來——其幾乎只有進,沒有出,唯一的出項也就是往興安伯府送了一對玉鎮紙作為賀禮,而徐勳轉送的則是一卷價值千金的名家字畫,比送出去的還厚些——見劉瑾仍然是意興闌珊的樣子,他便吞了一口唾沫,這才小心翼翼地說道:“另外,上次送一萬兩銀子的那個人,今天又送來了一萬兩銀子。”

劉瑾如今已經坐得穩穩當當,雖然沒能廷杖王守仁,也沒能免官韓立威,可終究礙事的都已經遠遠打了出去,小皇帝也並沒有因為徐勳遇刺的事情而真個怎麼疏遠他,可他心裡並不是就真的志得意滿到那程。每日上門攀附的人雖多,可小狗小貓多,有分量的人物少,送禮就不用說了。除了上次答允劉宇所得的一萬兩,都是些不怎麼看得上眼的小錢,這先後兩注一萬兩絕對可觀!

一下子坐直了身子的劉瑾兩眼死死盯著孫聰,一字一句地問道:“人呢?難不成這一回人還是送了禮就走了?”

“回稟公公,這一回人沒有走,白天送完禮我提了公公的話,他千恩萬謝之後,就門房裡頭等著,如今茶也喝得淡了,晚飯也是那兒用的。”

“很好。”劉瑾雖看重這一注大財,可倘若人還是上次那樣神秘兮兮,他自然會覺得人是和自己擺架子,此時臉色就霽和了下來,“你去請人進來。”

等孫聰一走,他就一腳踢了踢那還忙活的小火者道:“行了,去把鞋襪拿來服侍咱家穿上,咱家要見客!”

等到孫聰去引了人進來,收拾一的劉瑾坐太師椅上端詳著這深深一揖行禮的年書生,倒沒計較人家磕不磕頭。饒有興致地打量了好一會兒,他才開口說道:“瞧你這樣子是個讀書人,倘若是想尋咱家來給你討個功名,那可是找錯人了。”

“公公說笑了,您如今是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功名利祿唾手可取,不過是有功夫沒工夫的區別,晚生又怎會找錯了人?”

不過是區區一句話,劉瑾就聽得心裡極其熨帖。他自己沒進過內書堂,對於那些內書堂出來出口成章的總有一種先天的排斥,因而一口氣提拔起來的幾個隨堂和書,都不是正經內書堂的人。這些人雖然也會說好話,可卻難能把話這樣說到人心眼子上。因而,眉開眼笑的他點了點頭,當即打了個手勢吩咐孫聰給人搬把椅子。

“好,既然你如此敬著咱家,那咱家也不想兜圈子。你有什麼話直接說就是,若是咱家有功夫辦的,就給你辦了。”

“多謝公公!”年書生深深欠了欠身,隨即就抬頭看著劉瑾,笑容滿面地說道,“晚生並不是向公公求功名,只是替我家殿下來求公公一件隨手就能辦到的事。”

“嗯?”

見劉瑾的臉色一下子就緊了,年書生性站起身來,恭謙地再次深深一揖:“不瞞劉公公,我家殿下便是江西的寧王。我家殿下身為藩王,尊貴已極,原本沒有別的奢求,奈何這幾年噩夢纏身,屢屢夢見歷代先祖怪責於他,為此延醫問藥多年。恰逢當今皇上登基之時,我家殿下又做了一個夢,道是當今皇上乃英明有為之君,禮待宗室,讓他務必懇請皇上覆寧王護衛。晚生為王府幕友,雖知道萬般無望,卻也不得不為我家殿下分憂,往京城一行。知道公公是皇上信賴之人,所以晚生前次就登了門,可一時難以啟齒,就心虛先回去了。”

把自己之前送了重禮就回去的緣由如此解釋清楚了之後,見劉瑾面色不似起初那樣凝重,他這才一撩衣衫下襬,就這麼跪了下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晚生也不敢讓公公為難,只求若是有機會,請公公皇上面前為我家殿下美言幾句,不但晚生感激不,就是我家殿下感於公公恩義,也將重禮以謝!”

這一番話說得合情合理,劉瑾即便起頭躊躇著是不是推了這麼一樁麻煩,可聽著聽著,他不免覺得這寧王派來的人有些意思。不管怎麼說,兩萬兩銀子送到他手裡,他自然不想退回去,因而坐那裡思量好一會兒,他突然皮笑肉不笑地開口問道:“如今這京城裡頭,得皇上信賴的並不止咱家一個,平北伯徐勳寵眷不咱家之下,你怎麼不也去求他一求?”

“公公說笑了,晚生若是一事託兩頭,未免有信不過公公之嫌。而平北伯雖是深受寵信,可怎比得上公公和皇上的情分?再者,如此大事,自然要交託到有擔當的人手,平北伯終究年輕,怎能及得上公公有擔當。而且,據晚生所知……”年書生微微一頓,這才猶猶豫豫地說道,“聽說平北伯不自量力,和公公有些齟齬,若真的如此,縱使他如今聲勢再盛,恐怕也不過是曇花一現而已。”

聽到這裡,劉瑾只覺得整個人舒服極了,越覺得眼前這年書生順眼得很。可他臉上的表情卻有些沉,甚至沒好氣地訓斥道:“胡言亂語,咱家和平北伯交情極好,這是誰背後造謠生事,你休要道聽途說!”

“是是是,是晚生瞎揣摩,瞎揣摩!”

“好了好了,起來!”劉瑾這才話叫了人起來,見這年書生滿臉緊張,他覺得有趣,便又問道,“鬧來鬧去,咱家知道你那主人是誰,卻還不知道你的名字。”

最新小說: 三國雄兒傳 重啟西班牙日不落 重生後我母憑子貴上位了 大明天文生 孤勇大明 大明:想做小地主,被逼登了皇位 新呂布戰紀 陛下何故造反 紅樓之挽金釵 本公主每天都在努力亡國 萌寶的戰神孃親被王爺看中了 滿朝奸臣逼朕當昏君 從驛卒開始當皇帝 論在古代如何快速升職 三國之最強皇兄 戎妝山河 嘴炮貴妃重生後歸隱田園了 今天開始做項羽 七品封疆 閣臣培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