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書友們看剛剛解禁的作品《明末漢之魂》,舊作《大明帝國日不落》、《一九八一年》)
借兵僅僅是嘴上說說,根本用不著,其實是準備抽調依附根據地部落的騎兵湊足兩千參戰!
根據地的直屬騎兵不多了,他們的任務是巡邏領地。
這一次調兵一千,都是步兵,而且都是剛剛訓練出來的火槍手、炮手。
為了儘可能隱藏實力,兩千根據地外番騎兵算赫丹巴特爾的人馬,王坤見了也無法察覺!
因為這些都是貨真價實的蒙古青壯年!
大明朝廷不可能察覺到壩上草原已經有幾千戶蒙古家庭宣誓效忠黃毅,服從根據地政權管理,成為外番屏障!
王坤更加不可能琢磨這種與他無關的事情。
他問道:“將軍是擔心叛軍知道興和軍增兵了逃之夭夭?”
黃毅道:“對!不能全殲叛軍貽患無窮!”
“興和軍連戰連捷,叛軍應該是被打怕了,確實不能讓叛軍知曉還有兵馬增員。”
王坤和黃毅談了很多,走的時候滿臉笑容!
因為黃毅信誓旦旦全殲叛軍!
以史為鑑,怎能重蹈覆轍?
歷史上“都元帥”李九成被陣斬,叛軍被包圍斷了糧開始殺人吃肉,極有可能被一鍋端!
每天都有叛軍偷偷縋城投降,圍城的明軍知道城內快要堅持不住,所以鬆懈下來。
這一鬆懈約等於葬送了大明朝!
崇禎六年二月中旬,氣溫已經高多了,港口的冰層開始融化。
孔有德、耿仲明等等鑿開被冰凍在登州水營裡的所有船舶趁著夜色逃了!
這簡直是大明白送了建奴一支當時最先進的火器化部隊,從此以後建奴的火力比大明還猛,經常性架炮轟擊大明堅固的城池。
原本可以牽制後金支援朝鮮的登萊全廢了,形勢顛倒過來。
變成了孔有德、耿仲明等等率領天祐軍襲擾、劫掠大明北方沿海地區,製造出許多屠村慘案!
唉!細數明末種種作死,多少漢人看客怒髮衝冠!黃毅也是如此。
本該在崇禎三年被斬首的耿如杞沒死,現在是炙手可熱的宣大總督!
足以證明歷史已經被改寫!
現在的黃毅有足夠的信心改寫“吳橋兵變”的結果!
決不能讓建奴讓皇太極覺得天上掉餡兒餅!覺得天祐大金國!
讓“天祐軍”見鬼去吧!
王坤有文化能思考,既然黃毅採取悄悄增兵的方式方法,他當然選擇支援。
這支軍隊如何通關?
只要監軍太監、宣大總督、山東登萊總督支援,這就不算個事兒!
中秋節前一天,年輕的崇禎皇帝終於開懷大笑了!
那是他看到了兩份捷報!
這當然是監軍太監王坤、山東登萊總督劉宇烈的奏疏!
親自抽調六門紅夷大炮支援平叛,卻成為了叛軍的繳獲,好面子的崇禎多尷尬?
崇禎真的準備派緹騎把劉宇烈抓來京師問罪!
現在好了,劉宇烈將功贖罪奪回六門紅夷大炮,並且已經派人押送大炮回京!
興和軍在監軍王坤的運籌下,在副將黃毅的指揮下錦上添花,繳獲叛軍的六門紅夷大炮,也準備送還京師!
借調六門,半年後還回十二門,崇禎皇帝的面子當然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