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把這裡經營成王道樂土!”
“爹爹任宣大總督能夠支援你,可是朝廷的事兒誰說得準?萬一爹爹調任了怎麼辦呢?”
“沒關係,只要強軍在手,什麼都會有!養兵最是費錢,所以……”
“我明白,一定想辦法幫著賺銀子。我大姐家在南邊有不少生意,她肯定樂意幫我。”
“具體怎麼做你看著辦,你要相信,興和城生產的大轎車、玻璃鏡、酒杯、茶杯等等都是絕無僅有的好東西。”
“我知道這些東西都是你的奇思妙想,一定是奇貨可居!”
“養一個戰兵一年的花費僅僅是軍餉就是二十四兩銀子的折色,加上六石麥子本色,戰馬、鞍具、軍服、鎧甲、伙食、馬料等等,鎧甲、馬匹以服役五年計算,平均一年的耗用不低於六十兩銀子。”
“這麼多啊!興和軍有五千多人馬,豈不是一年得開銷三十幾萬兩銀子?”
“五千二百正兵是八月底剛剛滿員的,鎧甲、馬匹絕大多數是來自於繳獲,目前只需要算本色和折色。一個月大約開銷一萬六千兩銀子!”
“一年開銷二十萬兩銀子也不簡單啊!”
“所以你要不遺餘力賺銀子,我要儘可能多繳獲!”
“我,我一定努力。”
中秋節前,宣府兵備道、巡撫都收到了興和城回覆的公函。
興和參將黃毅高調承諾率領四千人馬去山西剿寇。
其中有營兵足兩千,還有兩千是青壯年征夫,共攜帶戰馬、馱馬兩千五百匹,各式大車五百架。
宣府巡撫沉桀見過黃毅所領兵馬,覺得有這彪精銳邊軍去山西剿寇,必然馬到成功。
兵備道報上黃毅請求撥付開拔糧餉的公文,沉桀立刻給予批覆轉交宣大總督批准。
耿如杞知道流寇的戰力,認為用黃毅的兵馬剿寇完全是殺雞用牛刀。
但是他什麼也沒說,故意趁此機會多給黃毅錢糧和一些軍需。
可惜此時的宣大跟去年截然不同,有了監軍太監王坤。
黃毅是耿如杞的女婿而且是雙料女婿,在民間是一段佳話,在官場仕林絕對是個大笑話。
王坤當然知道內情,他沒有駁了宣大總督的面子,同意給糧餉、軍需。
但是他出了一個難題,要求帶著幾個小宦官參與點驗兵馬,按照實到人數發餉。
死太監王坤這擺明了是刁難!
因為按照慣例,此時的將領報上四千人馬,實數達到一半就算不錯了,實際上恐怕只有一二百家丁三五百營兵可堪一戰。
一般情況下,將領都是在出徵時沿途拉壯丁湊數,甚至於壯丁都拉不著,採取抓乞丐的辦法應對。
王坤以常理度之,認為黃毅這個參將得到了宣大總督的關照,肯定肆無忌憚吃空餉。
拿捏一下黃毅,敲山震虎,宣大的文官武將肯定更加恭敬,以後他必然收禮收到手軟。
《諸世大羅》
殊不知,黃毅承諾帶領兩千正兵出征,真的準備派遣兩千征夫跟隨。
興和軍的征夫也不是吃素的,絕大多數是輔兵,一般情況下,輔兵隨軍作戰過後只要表現良好都能轉為正兵。
興和軍輔兵的戰鬥力都能夠碾壓絕大多數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