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勒爾和阿琪多蘭這兩個漢矇混血兒成為黃毅的侍妾後日子過得舒心,伺候黃毅都是盡心盡力。
她們挑選了三百多會騎馬的女人參與訓練。
沒幾天就有十幾個婦女受不了練習騎射的苦,退縮了。
根據地軍法對於男子比較嚴苛,強調幹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民兵膽敢消極軍訓會被處罰,輔兵、正兵無故缺席訓練直接以逃兵處置,殺頭!
但是對女民兵比較寬鬆,基本上採取自覺自願的原則。
不僅僅不勉強因為吃不了苦退縮的,還主動勸退太笨,怎麼教也學不會的。
最後的結果是淘汰了一半,剩下的一百六十個都是年紀在十六到二十五歲的,瞧上去都身強力壯。
一百六十女騎兵賓士而過時也是如同一陣風,瞧上去還不錯,應該有些戰鬥力。
但是誰知道呢!不經過實戰的檢驗都不能肯定。
阿琪多蘭和寶勒爾都希望隨同黃毅一起出徵,只可惜黃毅堅決不同意,無論她倆怎麼乞求都不鬆口。
交給她們的任務是每天巡邏領地,甄別哨探緝捕盜匪。
根據地有汪柏山、張氏、齊大山、藍進魁等等,民事不是個事兒,唯有軍事差點勁兒。
所以黃毅還留下了黃大智和黃大全負責防務,指導輔兵和民兵參與訓練。
他倆肯定希望跟隨黃毅去戰鬥,不願意留守,但是都知道軍人必須服從命令聽指揮,都不敢有異議。
黃毅叮囑他倆,說不定到了年底,所有的輔兵都得轉為正兵,騎術過不了關是要拖主力部隊後腿的。
倆人立刻明白了,都立正敬禮大聲表態,在大部隊出征的這段日子裡,肯定以正兵的要求訓練輔兵,以輔兵的要求訓練民兵。
會不會因為要求太嚴格物極必反?
應該不會,根據地屬於軍管,軍事第一。
況且現在根據地的口號是當兵最光榮,只要是當上正兵,每個月都能按時拿到手一兩五錢銀子、五斗麥子的糧餉。
騎兵戰士的待遇還要高於騎馬步兵,每個月拿二兩雪花銀五斗麥子。
炮兵的待遇跟騎兵相同。
成為正兵戰士,不僅僅全家都能獲得尊重,根據地的好工作,軍屬優先挑選。
提拔民事官也儘可能是選軍屬子弟。
然正兵戰士都是從輔兵中選拔,輔兵又是從民兵中挑選。
因此即便民兵參加訓練一個月只能夠領三鬥雜糧的伙食補貼,根據地沒有一技之長的青壯年還是積極踴躍報名。
原因很簡單,有一技之長的就是工匠,起步的待遇跟正兵一模一樣。
況且根據地一樣的優待工匠,美其名曰工人階級,是能夠領導一切的階級群體。
軍隊能不能打勝仗,取決於工人階級能夠貢獻多少衣服、鋼鐵、火藥,造出多少火槍、火炮。
根據地的婦女不僅僅紡毛線織毛衣,還在織羊毛氈、羊毛布料。
今年秋天,外層羊毛布料內層棉布布料,內襯鴨絨或者棉花的大衣就能裝備所有的正兵、輔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