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的戰士待遇好受到尊重, 所以絕大多數群眾都希望成為全脫產的騎兵、基本脫產的步兵戰士。
然戰士的選拔很嚴格,不僅僅比體能、戰鬥技能,還比騎術、比騎射,火槍手都得比裝填速度,射擊成績。
達不到標準的只能成為三天一訓的基層民兵。
增加了耿章華送來的二百杆魯密銃,還增加了根據地打製的二十杆鳥銃.
用來練習的火槍多出三四倍,使得火槍手人數快速增長,很快就達到了八百,其中三分之一是婦女。
除非是守土作戰,以後儘可能不用婦女上戰場,所以挑選了一百八十個青壯年男子成為使用火槍的正兵。
他們理所當然都是射擊成績名列前茅,裝填速度比較快的。
相對於訓練冷兵器士卒,訓練火槍手簡直是立竿見影,只要腦子沒問題,即便是體力差一些的婦女,一個月時間都能夠基本上掌握射擊技能。
以後麼,當然是熟能生巧, 速度和準頭都會進步。
長槍手和刀盾手沒有多配,總計是一百八十人,他們都是孔武有力的青壯年。
精挑細選的一百八十火槍手和一百八十刀盾手、長槍手都能夠騎馬疾馳,屬於騎馬運動的步兵。
也就是說,黃毅現有鐵甲騎兵三百六十,騎馬步兵也是三百六十,計劃中的炮兵、輜重兵也是三百六十,待組建。
炮兵得有大炮才行,當下的工作太多,人手嚴重不足,所以把鑄炮的計劃延遲到秋後農閒之時。
黃毅估計再有幾個月時間,將要出產品的鍊鋼小高爐應該攢下能夠鑄造七八門“六磅拿破崙炮”需要鋼鐵。
拿破崙炮分哪幾種規格,口徑、壁厚、長度、炮身的重量等等資料包括圖紙,黃毅的手機裡都儲存了。
黃毅肯定親自畫圖紙寫出鑄造流程,不僅僅是用馬斯·羅德曼的中心冷卻法鑄造大炮,還會用分塊的鋼鐵拼接模具搪石英砂,使得模具能夠快速成型反覆使用。
這些都是後世的技術,都是經過無數次的失敗驗證的成功技術。
有了這樣的金手指,根據地鑄造的火炮不僅僅質量領先全世界,造價能節約百分之七八十,工時只需要三分之一。
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同樣的口徑,根據地鑄造大炮的炮身重量可以減少一多半,使用壽命可以提高三四倍。
葡萄牙人能夠在澳門鑄造火炮銷售賺取暴利,這生意以後的根據地為什麼不可以做?
只要掌握不賣給建奴,賣去中亞、東歐那幾十個汗國,讓他們之間征戰的力度更強一些,讓他們有力量對抗白俄,何樂不為。
只要價效比高,只要有足夠的利潤,保不準就會有商賈重新把絲綢之路走通,把根據地鑄造的火炮賣到波斯、賣去西歐。
明末是亂世,經歷了殘酷的戰爭,然歐洲、中亞、海灣地區又何時太平過?
那些地方一直存在民族衝突、宗教分裂、領土糾紛、人種區分等等,所以就沒幾天太平,一直在打仗。
賣些火炮幫幫他們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