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耿章華和耿大、耿七出了張家口城時已經過了中午。
他們三人沒有頂盔摜甲,而是把盔甲打包馱在備用馬上。
他們都善射,開得強弓,所以都帶上了牛角步弓和滿滿六個箭插的羽箭。
耿大、耿七很有些門道,不僅僅有武藝有騎術,還懂得如何追蹤。
出了城沒多久,他倆就分辨出了黃毅的幾十人馬留下的馬蹄印,只不過他們晚了半天才出發,一時半會兒追不上。
因為馬背上攜帶了鍋和帳篷還有足夠消耗二三十天的食物和馬料,他們倒也不急。
他們知道一旦黃毅的人馬到了伏擊點就會停下來,他們肯定能趕上,不至於錯過了伏擊後金軍。
因此黃毅不知道耿章華三個一直在尾隨,距離大概是半天的路程。
曉行夜宿到了第十天,情況截然不同,黃毅一行發現了大量馬蹄印、腳印和車轍印。
那些印記都是往東北、正北方向而去,沒有往西或者西北的痕跡。
檢查了幾處遺棄的宿營地後,黃毅包括虎嘯谷、楊士虎、章東等等得出結論,這段時間不斷有人馬經過這裡東歸、北去。
可以肯定是入關劫掠的韃子和建奴的小股人馬押著人口、牲口和劫掠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回家。
找到了地方那還等什麼?
選擇戰場、佈置戰場,等待敵人出現唄!
虎嘯川、章東、勇、雙、全、畢大喜、柳傳宗等等開始在山後的隱蔽處選擇宿營地,這一回不是隻駐紮一天就開拔。
黃毅給的計劃是紮營至少七天。
營地要求是隱蔽,避風朝陽,還要能夠快速撤退。
黃毅當然用不著幹這種活兒,他喊上楊士虎帶著黃大智,三人繼續向東探查。
大約走了二十幾分鍾一座小山橫在面前,積雪太厚,山坡太陡,騎馬根本上不去。
黃毅乾脆下馬往山上爬,他對黃大智、楊士虎道:
“這裡隨時都有可能遭遇後金軍,你倆等會兒,我爬上山頂看看再說!”
黃大智答應道:“是!”
敵人很強大,自己的力量很弱小,如果冒冒失失一頭扎進後金軍的大隊伍裡。
才三十八騎而已,估摸著幾分鐘內就有可能被建奴斬殺殆盡。
因此越接近目的地,黃毅越小心。
這一兩天,他都是先登高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未知路徑,覺得沒有危險,才會帶著麾下繼續上路。
現在有個山包橫在面前擋住了視線,如果不上山察看,直接沿著山腳繞過去,萬一趕巧有一隊後金軍走過來。
立刻會發生遭遇戰。
此時的黃毅不肯打不確定性太多的遭遇戰,他希望是以有備算無備,打成竹在胸的伏擊戰。
因此他親自上山瞧一瞧未知的前方!
他的運氣真不錯,剛剛爬山一個山坡端起望遠鏡,就看到正前方三四里外的山路上來了兩個人六匹馬。
能夠斷定,過來的是兩個後金軍,因為黃毅瞧見了建奴特有的頭盔。
那種頭盔上豎起尖尖的鐵槍頭,如同避雷針般。
也不知道雷雨天,有沒有後金軍披甲人被雷劈死。
黃毅樂了,小聲嘀咕道:“妮瑪,簡直是想啥來啥,讓我看看兩個建奴後邊有沒有情況。”
他端著望遠鏡順著山路一直瞧到路的盡頭,都沒瞧見一個人、一匹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