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明眼人都知道,這些都是胡扯!
嘉靖皇帝之所以推動新政大獲成功的根本在於得民心!
以軍隊震懾,以財政為基礎,以民心為本,三塊加在一起,迫使滿朝的大臣就算反對都沒有反對的藉口!
只要是反對,皇帝就能拿出一堆的依據來指責大臣有私心,大臣說皇帝與民爭利,而嘉靖的反駁則是問問百姓的意見,問問他們皇帝有沒有和他們爭利,如果沒有,他們說的民是什麼!
嘉靖帝最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太瞭解民間了,以至於朝臣根本就不可能矇蔽聖聰,他不需要言官也能對天下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
這才是最可怕也是最讓滿朝忌憚的地方!
而且皇帝不管幹什麼事都喜歡親力親為,他親自擼袖子下場讓大臣完全無力招架!
還有就是祖制,祖制這東西一直都是大臣對付皇帝的無上法寶,不管什麼時候祭出來,不管什麼皇帝都會忌憚,否則就會被扣上一個不孝的名頭!
而且皇帝不管是昏庸還是殘暴,都想要在歷史上能留下一個好名聲,但是皇帝能不能留下好名聲的關鍵在於大臣,因為筆桿子掌控在大臣的手裡。
但是滿朝的大臣悲哀的發現,他們的法寶屁用沒有,嘉靖帝的眼裡就從來沒有祖制!
祖制擋著他的大政,他會毫不猶豫的一腳踹開,哪怕是太祖皇帝說的萬世不易之政,在嘉靖帝面前都是個屁。
所以原本對於大臣而言如同尚方寶劍一樣的祖制,徹底成了廢鐵,拿著塊沒用半點用處的廢鐵幹啥,既然沒用當然是扔了。
然後就是嘉靖帝的無恥一次次重新整理大臣們的下限,說白了,嘉靖帝就是一個完全不顧及自己名聲的皇帝,你想編排他沒事,你想在史書上亂寫隨意,你要在野史話本上做文章,不好意思,你還是隨意。
大臣能對付皇帝的辦法幾乎都用盡了,但是什麼效果都沒有,於是只能認命!
不認命能如何?文官還能造反?宗室和勳貴都被收拾成那樣了也沒敢造反!
換皇帝?你換個試試?
辭官罷朝?嘉靖帝不會有意見,甚至大臣們覺得嘉靖帝沒準還樂見其成,沒準正好趁機把新學讀書人全部任命下去,不夠不要緊,總會夠的……
這麼玩的代價是什麼?是儒家徹底退出朝堂,這樣的代價誰能承受!
於是,久而久之,群臣也就習慣了,也認命了……
現在嚴嵩聽著李老頭說的話回想起這幾年嘉靖朝的一樁樁大政,當真是感慨良多……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