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都沒有穿官服,隨從也沒有貼身保護,不過三人還是士人打扮,倒是讓尋常百姓保留著一點敬畏之心。
“這位老丈。”嚴嵩笑呵呵的叫住一位年紀差不多五十來歲,已然兩鬢斑白的老頭。
老頭腳步一頓,見是三個讀書人也就應道:“三位公子有事?”
嚴嵩微笑道:“沒什麼事,就是想和老丈聊聊,敢問老丈如何稱呼?”
“小老頭姓李。”李老頭放下了戒備。
“李老丈,小可這廂有禮了。”說著嚴嵩拱了拱手,舒芬和範和也不落後紛紛見禮。
“不敢,不敢,三位公子可都是天上的文曲星,給小老兒見禮,那是折小老兒的壽吶。”
嚴嵩客氣道:“我們只是尋常讀書人,可擔不起文曲星三個字,請問李老丈,這可是打算要出海打漁?”
李老頭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小老兒這身子骨可經不起海上的風浪咯,我兩個兒子今日出海,小老兒就在這海邊守著他們回來。”
“原來如此。”嚴嵩呵呵一笑道:“今上開啟海禁,言稱永不禁海,老丈家人想必獲益良多吧。”
“那還用說!”提起皇帝,李老頭不由自主的挺了挺胸膛道:“聖君在世吶,咱們村家家戶戶都給聖君立了長生牌牌,聖君在朝,咱們老百姓的日子才能好過吶。”
嚴嵩笑了笑。
李老頭眉頭一皺道:“怎麼?公子覺得小老兒說的不對!公子可知這些年咱們沿海飽受倭寇之苦,是聖君派來了軍隊,數次打殘了倭寇,這幾個月就再也沒看見倭寇的蹤影。
你可知聖君興學替百姓養孩子,這是多大的德政,咱們以前別說讓孩子讀書,就是連養都養不活吶,小老兒就親眼看過不少村子裡的娃被活活溺斃了命吶。
還有倭寇,倭寇好多都是沿海的百姓,他們活不下去了這才從了匪,可自從聖君開海,多少娃都回來了,官府也都知道,但是官員既往不咎,這是聖君的恩德吶。
現在海開了,百姓有了活路,還有不少精壯的娃去了礦山做工,以前是徭役,一文錢的工錢都沒有,現在一個月能賺個一兩五,二兩銀子補貼家用,小老兒雖然見識淺,可知道這都是聖君的德政吶。
還有那土豆和山芋,家裡面有田的種上一兩畝,就是吃不完的糧食,咱們苦哈哈就再也不擔心被餓死,不用怕娃忍飢挨餓,多出來的糧還能養雞鴨……”
李老頭嘰裡呱啦說了一大堆,但是嚴嵩三人一直保持著傾聽的姿態沒有打攪,一個普普通通的鄉下老頭能說出這麼多的感慨,足見天子新政是多麼的深得民心。
歷朝歷代的改革哪一次不是轟轟烈烈,腥風血雨,遙想宋時王安石變法,明明該是德政的到了民間卻變成了惡政,於是掀開了新黨舊黨之爭。
太祖洪武皇帝那麼強勢,可要廢除宰相制度的時候,還是遭受了滿朝的反對,諸如呂昶這樣冒死覲見的大臣也絕不在少數。
可是嘉靖帝呢?他改了那麼多,把這天下改了個天翻地覆,改了個面目全非,然而卻沒有受到太強烈的阻力,這原因何在?
有人會說是因為皇帝有錢有軍隊支援,所以敢頂著天下的壓力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有人會說這是因為嘉靖朝的大臣早就沒了洪武朝時期大臣的氣節,還有的會說當今陛下過於強勢,強勢到了剛愎自用的地步,為了推行新政,根本不管不顧,也不在乎反對聲浪,強行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