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境土地免稅?怎麼可能!
這不是什麼士紳土地免稅特權的問題,而是根本不現實。
幾千年以來,不管哪一代王朝,哪怕國家的財政主要依靠商稅,但是土地稅依舊是根本,這是國家財政的支柱,萬世不移的大政!
什麼都能改,唯獨這個不行,當然,朝野內外也希望能行,但是不行就是不行。
至於皇帝說什麼,百年之內實現,八位重臣就當是無稽之談了,反正大家都看不到,皇帝喜歡怎麼說就怎麼說唄。
你開心就好。
“朕還夢想,大明的土地裡能長出一畝地能產出三四千斤的口糧,希望稻田裡的稻子,能夠畝產千斤以上……”
越說越離譜了,皇帝已經魔怔,鑑定完畢……
朱厚煒自嘲似的笑了笑,他當然知道幾人不信,也沒指望他們信,說實話,要不是他來自於後世,他也不信。
可他來自於後世,所以朱厚煒知道這些並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在後世,農民擺脫了土地紛紛進城打工,靠著打工的工資來養家餬口,而土地……國家非但不收土地稅,還對土地進行補貼……
當然,想要實現這一點,首先要在大明掀起工業革命,讓工業在大明的土地上遍地開花,另外還要找到強力的經濟支柱型產業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否則只能是鏡花水月。
另外還要解決掉土地兼併的問題,土地免稅,朱厚煒要的是百姓受益,而不是利益階層受益,那直接違背了他的初衷,斷然沒有絲毫可行性。
至於高產作物,就要看他派去美洲和呂宋的新軍什麼時候能傳回來好訊息了,如果這些派遣出去尋找種子的葬送在大海,又或者亡於半途……
那就只能等待大明開啟大航海時代,索性這一天不會太遠。
還有畝產千斤,說的自然是雜交稻,對於雜交稻,朱厚煒瞭解的不算多,但是這種在後世解決國人溫飽的利器,他不可能完全不瞭解。
因此在他十歲的時候,就派人去尋找雄性不育株這樣的野生水稻,只不過朱厚煒自己對什麼是雄性不育株水稻都沒有絲毫的概念,於是這一找就是十年……
十年間,他在民間花費不小的代價,讓農人踏遍了大江南北,直到他進京前不久,派遣的農人才從廣西找到了雄性不育株,並且運到了湖州!
如今通州的雜交稻實驗室,正在日以繼夜的反覆實驗,只是迄今為止還沒有拿出成果罷了。
可以說,朱厚煒已經將未雨綢繆這四個字做到了極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