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元年三月十五,殿試。
三百八十三名貢士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進入紫禁城。
巍峨雄壯的一座座大殿,讓這些苦讀聖賢書十幾年甚至幾十年計程車子心中充滿了震撼。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是每一位讀書人畢生追求的夢想,今天他們來到了大明帝國權力的中心,滿腔的報國激情幾乎充斥了每一位貢士的胸腔。
成為貢士,他們的兩隻腳就等於邁入了官場,因為按照約定俗成的規則,殿試是不會淘汰掉貢士功名的,殿試說白了就是排名定出身!
殿試就算考的不好也沒關係,大不了成為同進士,可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讓他們成為同進士誰能甘心?
貢士們懷踹夢想,為的是能成為真正的進士,是進士出身,不是同進士出身,甚至誰都想進入一甲,成為探花、榜眼甚至是狀元,也只有進入一甲,才能保證自己能夠進入翰林院,否則就算二甲排名靠前都未必有多保險。
奉天殿內此刻已然擺放了三百八十三張考桌,每一張考桌上都擺好了筆墨紙硯。
和會試不同,會試考生所有東西都需要自帶,而且要經過嚴格的盤查,可殿試不需要,甚至只要你有種,便可以光明正大的將小抄帶進大殿,你要有種就在皇帝和滿殿監考的大臣眼皮子底下把小抄拿出來。
那除非是得了失心瘋。
內閣七老,六部九卿,翰林學士,代表如今大明讀書人最高階別的大佬在大殿的兩邊站著,看著魚貫而入的貢士,尤其是哪些明顯只有二十幾歲的貢士,眼中有一股難言的羨慕。
他們確實已經走到了文官的巔峰,可也已經垂垂老矣,而這些貢士還沒有步入官場,可他們年輕,意氣風發,而且在這批貢士當中,最後註定會出現和他們一樣位列朝堂的大佬。
年輕就是優勢,年輕才是資本!
“陛下駕到。”
所有大臣盡皆微垂下頭顱,有膽大些的貢士一開始還在東張西望,現在一看這架勢,立即低頭,恨不得把腦袋縮排衣服裡面去。
“臣等拜見吾皇聖安。”楊廷和領頭躬身拜見,叩拜大禮並非常禮,只有在特定場合,或者特殊事情的時候才會行跪禮。
不過貢生們可沒這待遇,他們在來參加殿試之前,就有禮部的官員好好給他們上了一堂禮節課,面見天顏,失禮或許還算小事,可要是被認為是大不敬,輕則被剝奪功名,重的話沒準就是下獄治罪!
“學生叩見吾皇,吾皇聖安。”所有貢生跪倒,行大禮參拜。
身為貢生已經是預備官員,自然不能自稱草民,可他們還沒當官,當然也不能稱臣,之所以稱學生,是因為來參加殿試,至少名義上他們已經算是天子門生。
當然,不管是皇帝本人還是滿朝大臣又或者貢士本人,都不會真在意什麼天子門生。
“平身吧。”朱厚煒抬了抬手
任興走到御階前朗聲道:“今日殿試,諸位貢士的考題是論天下興弊!”
很廣泛的一道策問題,歷史上考過類似的題目不止一次,但是時代不同面臨的問題也不可能相同,所以想要照搬前人的作答是完全不可能的。
至於在場的大臣也淡然的很,似乎天子要是沒出這樣的題目,他們才會感到奇怪。
當今天子銳意改革的決心已然毫不掩飾,他也沒有如宋神宗那樣去讓王安石衝鋒陷陣的意思,而是什麼事都喜歡親力親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