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交涉不可能派身份特別高的人過來,這次來的是一個叫燕明的近臣。
燕明見唐國派了一個這麼年輕的人來談,還以為對方有意羞辱自己,心中非常的憤怒。
但形勢比人強,他只能嚥下怒火,擠出笑容搭話。
雙方一番沒有營養的言詞交鋒之後,吳隱之緊張的心漸漸平緩下來,原來談判也不過如此。
燕明也意識到對面這個年輕人不簡單,收起了輕視之心。
雙方正式進入交涉階段。
燕明聲稱這一切都是誤會,是木烈為了報私仇瞞著國王扶余句私自出兵,和百濟無關。
希望唐國能夠撤走,並歸還三萬俘虜。當然,百濟也會給予唐國一定的補償。
吳隱之為對方醜陋的嘴臉感到震驚,外交談判還能這樣睜眼說瞎話嗎?
在反過來一想,好像除了編這種瞎話,就沒有別的理由可找了啊。原來如此,長見識了。
只是他必然不可能聽信這種鬼都不信的理由,直接丟出了自己的條件:
“百濟必須稱臣納貢,派遣質子前往我國,並賠償黃金十萬兩。三萬俘虜是我國的戰利品,必不可能歸還。”
燕明憤怒的道:“這不可能,貴使最好拿出誠意來談。”
吳隱之輕蔑的道:“你好像還沒搞清楚該拿出誠意的是誰。我看你也不像是能做主的人,回去換個能做主的過來吧。”
說完甩袖離去,留下氣的直跳腳的燕明。
出了大堂,吳隱之輕吁了口氣。
“乾的不錯。”這時旁邊傳來誇獎聲。
抬頭看去,發現盧壑和劉猛都在看著他。
他頓時就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兩位旅長在為他保駕護航。心下特別感動,鞠躬道:“謝兩位旅長相助。”
劉猛笑道:“感覺怎麼樣?”
吳隱之有一肚子感想想說,但想了想只說了一個字:“爽。”
“哈哈……爽就好,走走走,我準備了酒菜,咱們邊吃邊聊。”
幾家歡喜幾家愁,他這邊興高采烈,扶余句那裡肺都快氣炸了。
稱臣納貢?派質子?賠償十萬兩黃金?俘虜一個都不還?
真當我扶余句是泥涅的不成。
接連率了好幾個花瓶之後,他才控制住自己的脾氣:“讓沙佐平來見我。”
佐平是百濟對宰相的稱呼,沙佐平正是沙艾。
得到召喚沙艾不敢耽擱,立即進入王宮。
扶余句把初步交涉的結果告訴他,然後道:“唐國人沒有任何誠意。”
沙艾卻一點都不意外:“不過是漫天要價坐地還錢的手段罷了,大王無需為此生氣。”
扶余句道:“我知道,但唐國敢如期欺我,我安能不氣。”
沙艾沒有回答,這確實不好回答。
扶余句也沒指望他回答,說道:“你和唐人打交道最多,對他們較為了解,我希望你能親自跑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