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氣什麼,都一個院的,再說就一句話的事。”
張霖快走兩步,趕緊出了院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出院兒之後,張霖沒急著往供銷社走,而是在四周轉了起來,先熟悉熟悉環境。
要不說還是南鑼鼓巷,周圍供銷社、理髮店、小餐館之類的是真全乎。
晃晃悠悠,跟個街溜子似得,在附近轉悠了兩個點,張霖不急不慢的向供銷社走去。
鑼鼓巷的供銷社,不大,就幾間門臉。
許是還沒到下班的點,供銷社裡人並不多,大貓小貓兩三隻。
售貨員們在櫃檯後邊吃瓜子,扯閒篇,好不自在。
張霖走到一個櫃檯前邊:“勞駕,給我拿兩個臉盆,一個暖壺,一個炒勺,盤子碗筷子也拿一些,再來一套被褥枕頭。”
一個大姐看了一眼張霖,不情不願的放下手中瓜子,開始拿東西。
張霖也不計較,畢竟後世都有不少服務差的店,更不用說現在這個工人當家做主,人人都是國家主人的時代,誰伺候誰啊。張霖想的很開。
拿完東西,張霖又買了個袋子,能裝的裝上,不能裝的提手裡,慢慢悠悠向四合院走去。
嗬,這群大媽是真能說,這都過去倆點了,還在嘮。
“小張,買回來啦,來,我給你搭把手。”易大媽放下手裡的活,站起身。
“易嬸兒,不勞您駕,東西不多我自己來就成。”張霖趕緊回話。
“嗨,我這也沒什麼事,這衣服也不急著穿,你自己拿總是不大方便。”說完拿過張霖手裡的臉盆和暖壺。
“謝您啦。”
“甭客氣。正好我也稍微給你介紹介紹院裡情況。”易嬸兒一邊走一邊說,“不知道王主任有沒有給你說,咱們院啊20多戶人家,基本都是在附近上班的。我家老易就是軋鋼廠的鉗工。院裡選了三個聯絡員,院裡小輩一般為了方便就直接叫一大爺、二大爺、三大爺。我家老易就是一大爺。”
“哦?易師傅是聯絡員啊?那一定熱心為公。”張霖答道。
“嗨,就是院裡大家選的,鄰居街坊比較信任吧。後院劉海忠是二大爺,剛才我旁邊縫褲子的那個就是他二大媽,他家三個小子老大劉光齊13,上初中了。老二劉光天11還在上小學,老三劉光福剛7歲。前院閆老師是三大爺,最先問你話那個就是三大媽,你也別挑她理,院裡三個大爺要聯合院裡防敵特,所以看到生臉進來就得問。他家四個孩子三男一女,抱著的那個是老四叫閆解娣,去年生的。他家老大閆解成14了,也在上初中,老二閆解放4歲,老三閆解曠剛兩歲多,就是坐三大媽旁邊那個小小子。”
“嗨,易嬸兒,院裡進生人問問這是應該的,我怎麼可能往心裡去。”二人已經走到了後院。“你旁邊這是聾老太太,兒女都沒了,街道看著每個月給些補助,我和我家老易平常照顧老太太生活。”
“還得是您二位,遠親不如近鄰說的就是您這樣的。”張霖雖然前世不善交際,但是該捧還是知道捧兩句的。
“誰都有老的一天對不對,咱院裡啊尊老愛幼的風氣還是挺不錯的。”一大媽說。
“我聽王主任說了,說咱院的氛圍非常好,鄰里之間團結友愛。”
“東西給你放好了,我給你收拾收拾,你一個大小夥子,也不會收拾屋子。”說完一大媽拿起了掃帚。
“易嬸兒,易嬸兒,我自己來就成。”
“嗨,隨手的事,我也沒工作,在家也是幹這些掃掃灑灑的活。”
“謝謝您,在您這我是真感受到咱院的風氣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張霖不再阻攔一大媽掃地,自己開始收拾床鋪。
“晚上,等我家當家的下班,我跟他說一下,看是不是院裡一塊開個會,讓他帶你認識認識院裡鄰居。咱院可有段時間沒進新人了。”
“那我可得好好謝謝您,正發愁怎麼認識認識院裡鄰居,貿然上門又怕打擾人家。”
喜歡四合院之院裡眾人助我升職請大家收藏:()四合院之院裡眾人助我升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