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屋子,張霖和張所長王主任在街道辦食堂吃了一頓簡單的午餐。
這年代機關單位的工作餐和現在是不一樣的,沒有那麼多種類可以選,每天就簡單的兩個菜一個主食。這年頭已經進入了計劃經濟的初期,物資供應相對緊張,糧食和副食逐漸開始了統銷統購政策,食品種類和數量相對有限。53年開始試行糧票,55年9月全國開始實行城鎮居民憑《購糧證》供應糧食的制度,糧票制度正式確立。)
今天中午就是一大鍋燉土豆,裡邊有一根肉骨頭,能借個肉味,運氣好,還能沾點葷腥。當然,張霖跟著王主任來打飯,必然屬於運氣好的那個。
還有一個豆腐蔬菜湯,宜菜宜湯。主食就是二合面饅頭。
三人吃完飯,張霖沒有跟張所長再回派出所,而是被放了半天假,用來安家。張霖這麼大歲數了,又沒離開這個城市,自己出來就沒讓家裡幫忙,家裡都是大忙人,再說他除了帶了點衣服,就什麼都沒帶,家裡倒是給塞了不少錢,囑咐他該花就花。
王主任讓一個街道辦事員,帶張霖在街道辦的倉庫裡選了一些能用的傢俱,畢竟那只是兩間空房。雖然說街道辦倉庫裡都是一些舊傢俱,但並不是壞傢俱。張霖選了一張床,四把凳子,一個方桌,一個大衣櫃、一個碗櫃、一個床頭櫃、一個臉盆架。張霖自己單身一人,也就沒有選太多,而且街道辦的倉庫也沒有那些紫檀、黃花梨之類的東西,畢竟,這世界上沒多少人是真的傻子。
在外邊找了個拉大車的,把傢俱運回四合院。
這次一進門,就看到院子裡坐了一群大媽在聊天,手裡還都幹著活,有納鞋底的,有縫補衣服的,……
這些大媽看到一個小年輕帶著人往院裡搬傢俱,都齊齊抬頭,一個抱著嬰兒的大媽開口問道:“你們是幹嘛的,往我們院裡拉傢俱做什麼?”
這時,易嬸兒看到是中午的小夥子,就開口道:“是小張啊,這是搬傢俱啊。”然後轉頭對這其他大媽說:“這是我剛跟你們說的那個要搬進後院的小夥子,王主任帶的那個。”
“對,易嬸兒,我這趁著下午有空趕緊把屋子填補填補,今天就住進來。”張霖對易嬸兒說,“各位大媽嬸子,我叫張霖,以後就住後院了,咱們都是鄰居,您諸位以後多關照。”
最先開口的大媽說:“呦,剛才他一大媽說的就是你啊,這小夥子看著真精神,做什麼工作啊?”
“大媽,我今天剛分配到咱這所裡,具體崗位還不知道呢。”張霖只能繼續答話。“是公安啊,一個月多少錢啊?”這時,又有一個大媽接話道。
“額,還不清楚,崗位也沒定。”張霖有些尷尬。
“嗨,老鄭家的,問這個幹嘛,先讓小張把東西放進去吧,看手上還搬著盆架,一會忙完再聊。”易大媽解圍道。
“哦,對對。你先忙著,有需要搭把手的說一聲哈。”鄭大媽也知道自己問的有些孟浪,急忙遮掩。
“謝謝您唻,也沒什麼忙的,我就和這個師傅把傢俱搬進去就行。”張霖轉頭招呼師傅往裡搬傢俱。
看張霖走遠,門口這群大媽開始嘀嘀咕咕。
“公安,這還是咱院第一個公安呢。”
“誰說不是呢,院裡都是工人,這突然住進來個公安,聽一大媽說還是王主任和張所長親自帶著來看的房。不會是什麼幹部子弟吧?”
“背不住,不過一個幹部子弟住咱們這種大院幹嘛,不都是住樓房嗎?”
“唉,聽說樓房可好了,冬天不漏風,夏天不漏雨,上茅房都是在屋裡。”
“一天天的,在屋裡拉尿,那不跟牲口一樣,不臭嘛嗎?”
……
……
耳力很好的張霖,依然能隱約聽到前院大媽們議論的聲音,不由得想起前世放假回家,經過衚衕口的恐懼感。短短十幾米的路,能把人一年的事扒個乾乾淨淨,而且有一個回答不好,第二天你的傳言就能傳遍全村。
進出幾趟,把傢俱搬進屋擺放好。張霖準備去買一些生活用品,正好中午張叔和王主任給了一些布票之類的。
可是想到又要經過過前院那些大媽的面前,張霖不由的犯怵,感覺比在北國戰場直面醜國鬼子還可怕。畢竟自己來自一個注重社交距離,鄰居都不知道名字的時代。
不過想到,晚上睡覺沒有被子,做飯沒有鍋碗瓢盆,只能咬咬牙出了門。
走進前院,這群大媽依然在張家長李家短的閒聊。看到張霖,又有大媽開始答話。
“小張啊,這是要出門啊。”
“這不剛把傢俱擺上,家裡鍋碗瓢盆什麼的都沒有,我出門看看。”張霖說。
“那出門右轉,走幾步那個供銷社,裡邊就有。”
“唉,大媽,謝謝您,正好我這剛來周邊還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