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們的教練組也認真觀看過羅馬上一場對拉齊奧的德比,知道一味地死守,未必就能全身而退。
於是尹塔利亞諾想了個招,在開場的5分鐘後,就被中陽電視臺本場解說的賀偉、朱曉雨一致認為是“損招”。
對中場核心陳小亮不斷上對抗、乃至犯規。
但凡研究過羅馬本賽季的比賽的人都不難發現,在有陳小亮和沒有陳小亮的比賽裡,這支球隊的表現完全就是兩回事。
理解了這點之後,那剩下的事情就變得清晰了——限制陳小亮,讓他發揮不出原本的作用。
不過這一點,說得容易、想要做到就很困難。
不然像薩里、阿來格里、斯帕來蒂這樣的名帥,怎麼就會栽倒在羅馬的鐵蹄之下呢?
紅國人超強的跑動能力與幾乎永遠不見底的體能,再加上穆里尼奧對他不限制區域的靈活運用,使得他成了一個在球場上無所不在、又無法專門防守的存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但尹塔利亞諾卻更直接,說得直白一些,更不要面子、更加心狠手辣一些。
他讓三名中場、三名前鋒、甚至是兩名邊後衛,只要陳小亮出現在禁區以外、遠離禁區的位置時,對他使用“強對抗”防守。
而在賀偉和朱曉雨的解說裡,所謂的“強對抗”,就是粗野的肢體動作與犯規。
甚至是要把人弄傷下場的犯規。
第2分鐘,陳小亮拉到左邊路策應,在與馬拉西亞短傳配合後,他帶球已經趟過佛羅倫薩右邊鋒尼古拉斯··岡薩雷斯的情況下,後者對陳小亮來了一個“球過人不過”,直接伸腿絆倒了陳小亮。
鑑於比賽才剛開始,主裁判對尼古拉斯·岡薩雷斯只進行了口頭警告,並未出示黃牌。
雖然主裁判沒表示,但這一下摔得著實夠厲害。
對於盤帶水平並不夠高的陳小亮而言,他很多情況下的帶球突破靠的都是隊友拉開距離的情況下,一對一利用速度爆趟對手,因此每一次都是全速啟動、身體處於高速的狀態。
而速度越是快,身體的平衡也就越是脆弱,摔倒後的衝擊力也就越大、越容易受傷。
第4分鐘,佩來格里尼在前場接比尼亞斜傳,面對託雷拉的貼身防守他不敢大意,回傳給了身後的陳小亮,然而陳小亮還沒接到球,一旁過來防守的卡斯特羅維利的膝蓋就頂到了陳小亮左側大腿的後側。
以硬碰軟的結局就是陳小亮非但失去平衡後背著地摔倒,而且大腿還異常痠痛。
不過由於這次動作看上去並不大,主裁判仍舊沒給牌,氣得場邊的穆里尼奧不停質問第四官員,是不是非要球員死在場上了主裁判才會有所行動?
羅馬主帥的質問等來的卻是第四官員的警告。
尹塔利亞諾暗自竊喜,這一切當然都是他佈置的,他也知道這種行為會激怒對方教練和球員,但無論是穆里尼奧暴怒、大罵裁判被罰下場,還是陳小亮受傷被迫離場,都會幫助他實現自己的目標——保住勝果、進入決賽。
穆里尼奧憤憤不平地回到本方教練區,心裡一肚子火。
但他沒有失去理智,他也立刻看出了自己在佈置陣型上的短板:
三中衛體系中,兩個邊翼衛作為球隊僅存的專職邊路選手,在攻防兩端都要面臨極大的壓力,而在原本的執行體系中,位置靈活的陳小亮可以根據場上形勢,自由去到某條邊路,幫助邊翼衛進攻或防守。
而雙後腰策應的體系下,佩來格里尼在陳小亮的身前,更多地像是圍繞在塞斯科周圍的影子前鋒,因此中場的串聯與組織工作,同樣會由陳小亮大量承擔。
這樣做的出發點當然是基於紅國中場超強的個人能力與大局觀,同時在防守對方進攻時也能依靠區域密集防守儘快斷下球,實施反擊。
但羅馬隊中並沒有第二個人可以替代陳小亮,也就意味著如果尹塔利亞諾的“損招”就算沒有透過粗野的動作降低陳小亮的狀態、或是乾脆把他弄傷下場,就是把他搞得無法串聯起區域性區域與前後場,那羅馬的整體運作都會受到極大的打擊。
這就是一個超強球星存在的價值,同樣也是一支整體能力還不夠強的球隊的軟肋。
場上的隊友也發現了這一點,出於保護陳小亮、想給他一些時間尋找應對辦法的想法,在之後的五分鐘裡,隊友明顯減少了主動傳球給他的頻率。
但如此一來,正中佛羅倫薩下懷,球場上不但羅馬變成了少打一人,更是主動放棄了能力最全面的那一個人。
兩個後腰想往前出球,佩來格里尼只得大幅後撤接球,但他一後撤,就意味著頂在最前面的塞斯科徹底孤立在對方的後衛線上。
同時在邊路進攻上,沒了陳小亮大範圍的轉移,邊路進攻就容易形成抱死某條邊,直到打不通之後被迫回傳、重新組織。
兩個後腰按照本身的職責與戰術要求,又不敢大幅度的前壓、套邊與支援邊路進攻,因為這樣做的話,一旦發生失誤被斷球由攻轉守,他們會無法第一時間回到自己應該負責的防區。
雖然封死陳小亮並不代表整支球隊徹底癱瘓,但羅馬肯定無法踢出聯賽第2應有的水平。
“該怎麼辦呢?”穆里尼奧不斷在心裡詢問自己這個問題。
三中衛的陣型是他來到羅馬後被迫採用的陣型,這在他以往的執教經歷中是極少用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