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大家關心的不是他創業經歷或者企業未來發展,而是他的資產排名有多少。
拼多多是上市企業,所有的資本資料都是對外公開的。
黃徵作為拼多多最大的股東,個人佔據了44%的股份。按照市值算,也就是132億美元,900億人民幣。
對比去年的胡潤排行榜,這個資料和網易的丁類、哇哈哈的宗清後差不多,國內排名第十六位。
80後,還不到40歲,初次上榜就直接和一眾成名多年的大佬不相上下。這種帶有極強傳奇性的事件,自然被廣大吃瓜群眾們津津樂道。
相比之下,站在黃徵身後的一眾投資機構,就沒那麼多人關注了。
當然,這是對於圈外人來說。
在資本市場內部,拼多多背後那一個個名字卻是如雷貫耳。
騰訊、紅杉投資、高榮資本、光速中國……
這裡的每一個,基本都是國內最頂尖的投資機構。拼多多三年上市的背後,離不開這些資本大佬們的加持。
相比之下,不顯山不露水的啟明創投在這場資本盛宴裡,只能算個小角色。
甚至因為排名不在前十大股東之列,甚少有人知道這麼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風投公司。
不過這裡邊並不包括拼多多的那些股東和投資方,只有他們這些局內人才知道,隱藏在水面之下的“世界”裡,還有一個從天使輪就加入,幾乎吃盡所有紅利的“幸運兒”。
其實孟白自己倒也沒刻意隱藏,只不過是沒特意宣傳而已。畢竟他的主業是影視不是風投,而且以後也沒打算轉行。
對外不宣傳,不影響內部的慶祝。
整個啟明創投從上到下,所有人都能拿到一筆豐厚的年終獎。尤其是像顧菲這種高管,獎金額度最高的將近千萬。
這就是金融資本的魅力,一夜之間的收益,就能抵得上普通人大半輩子的收入。
不過顧菲他們也沒有鬆懈下來,除了繼續維持上市後的各項工作外,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就是啟明創投之後的發展規劃。
“你們有什麼想法?”
對於這個問題,孟白自己其實也沒有正經的想過。
按照他最開始的想法,設立啟明創投主要是為了從另一個方向給弧光提供支撐。
只是如今的弧光發展不錯,資金也不缺,一時間還真用不上。
“孟總,我有一個想法。”
聽到自家老闆的問題,顧菲這個啟明創投的實際負責人當先開口道。
“你說。”
“雖然啟明創投現在有拼多多這個專案,但在風投圈其實還這是個新手。我們缺乏那些大機構的調研實力和資訊資料,在VC業務上恐怕很難有所發展。”顧菲斟酌著字句道。
她這話在目前這個時候說,其實有點像潑冷水,畢竟公司剛剛才完成了一筆驚天的投資。
她最擔心的就是孟白這個老闆因為拼多多的戰績,進而開始盲目自信,一頭扎進風投這個高危行業裡。但是作為啟明創投的負責人,這些話又不得不說。
好在,孟白並沒有對她的話產生什麼怒意。相反,他還挺認同的。
“確實,和那些大機構比,我們差的確實很大。”孟白點點頭,看向顧菲:“你接著說。”
得到了老闆的肯定,顧菲頓時信心大增,繼續道:“投資行業有句話,叫人只能賺到認知範圍以內的錢。我想了一下,我們沒必要做全行業的投資,可以只專注於某一個領域。話說回來,其實我們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的。”
孟白想了想:“你是說影視行業?”
“沒錯,老闆,弧光在影視行業的基礎深厚,對行業裡的各種資訊和規則也都瞭如指掌,那我們乾脆就從這一塊著手,專注於影視。或者更廣闊一點,面對整個娛樂產業。”
“啟明有資本,弧光有實力,兩者結合,我認為這是未來最適合的發展方向。”
感謝“一人挺好7”大佬的打賞!(順便一問,大佬這是今天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