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顧菲的提議,孟白仔細考慮過後,覺得確實是目前最合適的發展方向。
影視行業是他所有產業的基礎,也是最熟悉的領域。從這裡開始,才能更有效率的利用啟明創投的資本。
更何況,相比於廣闊的資本市場,影視行業的天花板其實真不算高。
按照年初發布的全國產業統計報告,國內泛娛樂行業的總值不過才6500億。這其中,大眾所熟知的電視劇行業年產值700億、電影600億、網劇300億、藝人演出500億,加起來一共才2100多億。
就這兩千多億的市場,還是全國兩萬多家影視相關公司、上百萬從業者們一起來分。真正佔據收益大頭的,是院線、電視臺、影片網站這些渠道平臺。
行業內部一直有句話,各大影視公司辛辛苦苦搞專案,最終也不過都是在為平臺打工而已。
這其實就是當初孟白說過的,想從行業內部突破藩籬是很困難的,因為你能吃到的都是殘羹剩飯罷了。
想要打破,就必須獲得“世界之外的力量”。
為什麼那麼多的影視公司稍微做大一點就沉迷於資本運作,都是同樣的原因。
孟白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幸運的是,他著手的比絕大多數人都要早。
更幸運的是,他真的成功了。
有了拼多多帶來的雄厚資金,加上弧光多年發展積累下來的影響力,在這個圈子裡為所欲為倒不至於,但確實可以說是雄據一方。
但只是這樣還不夠,如果僅僅只是作為內容出產方,那始終還是會受制於平臺。
真要想擁有足以自立的實力,擁有自己的渠道和平臺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但是想自己做平臺也沒那麼簡單。
電視臺就不用說了,這玩意兒不是有錢就能搞的。
院線倒是這幾年的熱門,不過一來現在的院線太多,中影、萬達、橫店、大地、星美……上萬家電影院連十八線的小城鎮都鋪開了,基本已經沒有入場空間。
更何況,現在任誰都能看得出來,影視行業寒冬將至。這種時候做院線這種重資產的生意,基本等同於四八年入國軍——還得一會兒死,但也就一會兒。
唯一有些可能的,也就剩下了影片網站。
只是在經過了幾年野蠻生長之後,如今影片網站市場,基本上是奇異TV、騰訊影片和尤酷三分天下。
雖然下面還有異軍突起的芒果TV和苟延殘喘的樂時網,但剩下的市場空間也就一兩成罷了。
不止如此,影片網站最大的特點就是燒錢,而且是極致的燒錢。
三大巨頭看起來如日中天,但其實直到現在每年都幾十億的虧著,全靠背後的資本大佬輸血。
騰訊影片身後是騰訊、尤酷是阿里,奇異TV背後的百度雖然近幾年有些萎靡,但成功上市以後可以燒市場投資者的錢。
這種燒錢速度,指望弧光或者啟明創投自己肯定是沒戲,必然需要多輪的融資。
但是資本市場對於這樣一個沒有想象力的賽道根本沒興趣,與其扶持一個新的平臺,不如直接加入還沒上市的騰訊或者尤酷,起碼還能喝點湯。
其實這也是個思路,自己幹不了,那就加入嘛。
就像孟白之前投資奇異TV,只不過那次的合作規模比較小,在網站內部也談不上什麼話語權。現在有了啟明創投,倒是可以再增加一些比例,提升弧光的份量。
不過,這事短時間內倒也不用著急,畢竟孟白的股份還在鎖定期裡。就是想要和人家網站談,也一時半會拿不出錢來。
等到了能套現的時候,或許影視市場的寒冬也已經來了。到那時候再下手,價效比可是要比現在大的多了。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弧光當下的任務,是先提高自己在業內的地位,至少要先能在內容製作的上游端具備一定的話語權。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要想讓其他人承認弧光的影響力,就得讓他們看到有利可圖。
在這個資本退潮的時候,手握大量資金的弧光,無疑佔據了極大的優勢。
當然,前提是得先讓人知道弧光有資本實力。
這樣一來,孟白之前的韜光養晦策略就不那麼合適了。
這種時候,他不單是得站出來,而且還得引起充足的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