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律與董駿欽排完一條水路路線後,窗外天色已昏暗。
看著一紙三十多個地方,阿律不禁腦仁疼。
阿律:“你說還能不能再縮小點範圍?
董駿欽:“應該能,幫我把這幾個地方的地誌找一找。”
“地誌?”阿律不解,找地誌做什麼?不是應該看地圖嗎?
董駿欽:“這麼厲害的一塊石頭無論落在什麼地方,肯定會引起什麼事情!就像九安裡造了座絡通觀,巫山一帶出了那片部落一樣。”
阿律想想覺得有理,她按董駿欽的單子將這些個地方的地誌縣記都找出來,摞起來足足有一個成年男子那麼高。
阿律一邊按區域分摞一邊問:“董駿欽,我們兩個人一個晚上看的完嗎?”
董駿欽拿下有關玊山的第二本,眼睛已經貼到紙面上不肯抬起來:“我一個人即可。”
這麼自信?不會是嫌她讀書少吧?
阿律挪到他旁邊,看見書上密密麻麻的字渾身一抖,隨後小聲道:“真不用我幫忙?”
董駿欽感覺到幾乎要貼上耳朵的氣息,他眨了幾下眼,轉頭笑道:“當然要,幫我去看看我爹他們吧。”
四目相對,阿律耳朵一熱,隨後噌地一下站起身:“差點忘了。”
外頭溫度降低,阿律算算應該是時候了。於是她把自己的肉身安放好後,飄出四書庫。
四書庫門口的守衛正呆站著,阿律略過他們準備去找點陰魂問路。
不過等她飄出別院後,卻發現兩個問題:
第一,宮裡有長生臺把守,陰魂就算不散也不會到處飄,只會是被困在或者躲在某處。而四書庫門口顯然不是陰魂的藏匿之地。
這個倒還好解決,皇宮裡嘛,女人多的地方陰氣最重,要不就是刑場地牢。到這兩個地方去總能碰到運氣。
可是第二個問題也就來了。阿律不認識路啊!她要怎麼從四書庫到這幾個地方呢?
阿律順著夜裡涼風飄至半空俯瞰整個皇宮,發現這地方大的可怕,多少進院子像個迷宮似的,看的人眼花繚亂。
原本阿律想靠著對陰魂的感應先去後宮,畢竟那裡人多訊息多。可是她試了幾次皆沒有找到後宮,反而是一陣折騰後到了天牢。
只可惜董家人並未被關在天牢裡。
不過從天牢出來時,阿律聽到兩個侍衛在說董駿欽:“哎,你聽說了嗎?長生臺的掌門把主謀董駿欽抓回來了。”
另一個人道:“是嗎?關哪裡了?也是密牢嗎?”
也是?阿律品了品這句話,莫非董家其他人都在這密牢裡?
此時那人又道:“關在密牢安全嗎?他們抓了幾次都沒擒住,最後還是長生臺掌門親自出手才抓回來。就這樣關在密牢裡,萬一他又跑了怎麼辦?”
聽言,另一個人笑他瞎操心:“要是連密牢都關不住他,那天底下沒地方能關住他了。”
阿律原想聽他們講一講密牢的位置,可是二人卻順著這個話題講起了江湖局勢。
那人道:“不過,你說他一個大夫怎麼這麼厲害呢?”
另一人道:“可不是嘛。我以前聽人說他妙手回春,以為是虛誇。後來才知他真能讓人起死回生。乍一聽多厲害,可再仔細想想,可怕的很呢。而且他不是天青境的正式弟子就已經這樣了,那其餘的正式弟子還不逆了天了。想想當初的皇甫礫,這天青境我看早晚也會成個毒瘤。”
阿律跟著他們一路聽下來,發現這二人居然認為江湖就該被長生臺統一,像天青境那種脫離掌控的仙門太危險。
阿律心裡狂翻白眼,因為太厲害就是危險,因為太厲害就會成為毒瘤?
這時,那人又道:“哎,我們的陛下就是太重情義。天青境於他有恩,他就放他們在外。那董家也是,雖說關在密牢裡,可是好吃好喝的供著,一點不比在家裡差。還有那個宋霽月,什麼忠烈之後,她四五歲時就被董家接管,長到現在早就被同化了,居然還讓她住玉嬪娘娘宮裡,當個主子似的伺候起來。”
另一人道:“可不是嗎。虧的玉嬪娘娘性子好,這個後宮嬪妃裡也就她願意搭理那個宋霽月。”
那人突然賊兮兮地壓低聲音:“你說會不會是陛下自己喜歡宋霽月,可又不好開口和董家搶人?而且也怕滿朝文武反對?”
另一人卻道:“你當陛下傻啊,怎麼會喜歡這麼個剋死全家的。而且我聽說陛下以前有意給宋霽月賜婚呢。不過嘛這物件不是董駿欽,是高大人。”
那人疑惑一聲,隨後又笑道:“我說呢,宋霽月住進來後,高大人就被調到玉嬪娘娘宮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