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叔”所謂的秦大人是皇宮別院四書庫的掌事大臣。
這個四書庫裡藏有大量史載,和天書樓不同,四書庫裡的全部是有據可考的書冊。
董駿欽和阿律被五個侍衛,十個道士監視著在四書庫裡找資料。
董駿欽不解,明明江陽府就可以找的水脈地圖,為何非要來宮裡。
阿律心音道:“因為你家裡人被關在宮裡!”
董駿欽自然想到他們會被關在宮裡,只是就算他們來了,也沒法去看啊。
阿律笑著心音道:“你沒法子我有法子。”
董駿欽:“你又要靈魂出竅?”
阿律納悶了:“什麼叫又?我又不是靈魂出竅了回不來。再說了我就剩這點用處了。”
董駿欽想到剛才在絡通觀,心道:你可不止這點用處啊。
阿律:“世家之亂時宮裡死了這麼多人,一定有陰魂。有陰魂,我就有辦法。”
董駿欽:“再等等吧,現在正午,陽氣太重,你若走陰門鬼道,被發現的機率太大。”
這話倒是在理,阿律同意。
此時,秦大人又抱來一摞地圖地質丟給他們:“二位查到線索了沒?”
要說這個秦大人,也是個奇人。此人從年少起就醉心於學術,既不在乎官場得失也不在意家族榮損。董駿欽聽說當年官場上有人想拉攏他,結果被他一句:“百年之後你我皆是塵埃,金銀財寶又總會山窮水盡之時,有什麼可爭的。不如留點實在的給後人。”
為了這句話,他被罷免了官職。不過也因此躲過一劫,直至晨陽登基,想找個人搭理四書庫,於是才被複用。
秦大人無官位在身時便攢著一點銀子在中原各地跑,雖然庫內地圖並非出自他之手,可總比常人更看的懂些。
因而他對這兩個年輕人看了半天也沒看出點眉目著實著急:“我說,你二位要找什麼?不如老朽替你們找如何?”
阿律和董駿欽不是看不懂水脈地圖,而是這些地圖不想絡通觀裡的那種能加疊在一起,對應時間看出變化做些排除。這四書庫的水脈圖一開啟,從絡通觀開始東西西北四個方向就有幾十條水路,往後延伸更是交叉錯疊,讓人眼花繚亂。
阿律看老人家願意幫忙,連忙指著絡通觀的位置道:“秦大人,如果三百年前甚至更久之前從這裡飄出一塊石頭,它現在會飄到哪裡?”
秦大人回看阿律道:“姑娘,你問的是人話嗎?”
阿律:......
董駿欽:“秦大人,從地勢上看,應該是這十幾條路線,但是......”
秦大人:“還有沒有其他條件啊?光憑這姑娘說的這點兒,那就是大海撈針沒可能。”
董駿欽想了想,心音問阿律:“你三百年前醒來時是在什麼地方?”
阿律一愣,怎麼問到她頭上來了?
不過,這事有點久遠了,阿律想了半天道:“好像是.......是......玊山附近吧?”
於是董駿欽道:“這塊石頭三百年前從九安裡此處飄到了玊山附近。”
阿律聞言一驚,董駿欽什麼意思?
而秦大人聽言,手指指著地圖尋到了一條路線,最後道:“三百年前到了玊山附近,這一路幾乎沒有深水區,要麼它就卡在玊山,要麼會一直朝這裡走。最後從東南口入海。”
秦大人給的路線已經非常明確了。董駿欽謝過他後,將這條路線上有可能的地方一一記錄。
待秦大人離開後,阿律質問董駿欽:“董駿欽,你剛那個從九安裡飄到玊山是什麼意思?你......在懷疑我什麼?”
董駿欽:“我沒有懷疑你,我是推測一種可能性而已。”
阿律:“什麼可能性?我是甯曦的一部分?”
阿律此前確實感覺董駿欽對自己的態度有變化,可是她以為那是因為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可是方才那一句,阿律恍然明白,他是懷疑阿律乃甯曦派來的奸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