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汴梁城的朝堂上,官員們對河北那邊的情況估算的不容樂觀。
因為北方軍鎮陷落之後,河北已經成了直面金人的戰略之地。
無論宗澤駐軍還是朝廷派遣正規軍北上,都得當做對抗金軍的橋頭堡。
大多數文官都對河北之地不抱希望。
甚至有人覺得宋廷應該趁此機會,割讓河北。
與金人徹底的休戰。
所以,趙爍一點都急不得。
朝堂上越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他就越要沉穩做出最利於大宋的決策。
否則一時上頭,搞不好要被那些迂腐之輩們牽著鼻子走。
片刻後,陳興漢進入文德殿。
在趙爍看來,陳興漢才應該真正擠掉劉光世跟張俊,成為中興名將。
那個人的戰略目光以及堅韌不拔的特性,比李綱還要更強。
在歷史上,李綱雖然幫助朝廷守住了汴梁城。
可是他的軍事理念已經相對落後了。
就連後期崛起的岳飛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抱怨過李綱軍事領域的膚淺。
其實,如果沒有趙爍這樣的上帝視角的話。
李綱已經是大宋很強硬的權臣了。
可是放眼整個北宋末年的歷史,李綱又確實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但是陳興漢就不同了。
他是南宋時期崛起的戰略家。
至少在軍事領域,他是可以跟趙爍抗衡的存在。
也就是說他的軍事理念極為超前。
他在南宋時期就提出了逐步推進,集大宋之精銳力量當做一柄長矛,慢慢的朝著北方的金人刺入。
算是特種作戰量化的大規模高強度的軍事競賽。
這種辦法,在宋金對峙的歷史時期,確實能夠讓宋朝佔據上風。
畢竟關大宋的根本國力是要遠遠強出金國的。
即便金人能夠在短時間內消化掉遼國的大面積土地跟人口。
也會被大宋拖入資源消耗的戰爭泥潭。
這樣他們就無暇分身襲擾大宋。
陳興漢的這一套戰法,能夠確保大宋隨時佔據著戰場上的主動權。
而金人反而會被牽著鼻子走。
但這還不是陳興漢最大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