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詡按照如今這樣的推進速度,再過一個月就可以推到汴梁城下了。
到時候他就能夠盡今年粘罕未盡之功了。
他只要率先攻下汴梁城,就是此戰的第一大功臣。
到時候回到五國城內,他的地位恐怕連粘罕也壓制不住了。
但是此刻的金兀朮明顯不準備攻擊北京城。
因為北京城的宗澤大軍還沒有出動呢。
之所以在保定駐留,也是想著攻破保定,直接南下汴梁。
但是金兀朮也沒有立刻下令對保定發起進攻,而是讓麾下的將士在保定城外三十里出安營紮寨,暫時休整。
次日黃昏。
駐紮在北京城的宗澤已經收到了保定守將張俊的軍報。
宗澤沒有放在心上,因為他留給張俊五萬大軍。
憑藉保定城防守,金兀朮的十萬大軍是很難啃下來的。
所以宗澤也沒有派兵支援保定的想法。
因為宗澤和張叔夜之前去了兩次汴梁城。
皇帝給他們下的命令就是,三大軍鎮防線的一些城池是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放手的。
但是北京城跟泰安城以及西北地區是絕對不能陷落的。
因此只要這三大軍鎮核心還在,那金人南下汴梁城,就徹底成為了甕中之鱉。
到時候舉三路大軍跟汴梁城的禁軍同時圍剿金國大軍。
一場大包圍戰役就能徹底決定宋金兩國的國運。
事到如今,宗澤也完美的秉承了皇帝的戰略。
所以他在各大軍鎮建設糧倉,就是要鼓勵麾下的守軍將士們打防守的。
儘量避免跟金軍在野外作戰。
畢竟宋朝的騎兵也有,卻也是最近兩年才慢慢找回狀態的。
要是在野外跟金人的鐵騎硬剛,基本找不到任何便宜,還會被金軍血虐。
還有一點宗澤老將軍分析的也很清楚。
這個階段的金軍,已經接連攻破宋朝十幾座軍鎮。
兵鋒跟士氣都處於最為強盛的頂峰。
這個節骨眼上跟金人正面硬剛,那是最不明智的行為。
那什麼時候轉守為攻呢?
宗澤跟李綱他們都有一個權衡的考量。
那就是讓金軍繼續往下鑽,最好是鑽進大宋的三大防線可以合力絞殺的包圍圈之內。
到那個時候,金人長驅直入,後方糧草供應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