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戰的將士們需要軍餉來養家餬口。
朝廷沒有,怎麼辦?
沒有錢,只走情感路線?
那純純是扯淡。
到時候即便是岳飛已經籌備起他那岳家軍,在斷糧斷軍餉幾個月的情況下。
士兵都要譁變。
岳飛也壓不住。
趙爍思來想去,索性現在留下來那一千二百萬兩銀子率先用在刀刃上吧。
於是他說道:“繼續給宗澤撥四百萬兩。”
“另外再給張叔夜撥五百萬兩。”
“剩下的三百萬兩,給李綱。”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把軍餉提前發放到前線。
到時候讓北方三大軍中大佬未雨綢繆還好說一些。
至於朝廷文官們,那就欠著吧。
反正趙爍登基之後也給他們發過一次俸祿了。
那些尾大不掉的文官士大夫集團總不至於還得依靠朝廷那可憐巴巴的十幾兩銀子來維持生計吧?
聽到皇帝這麼說。
張懷禮看了李彥回一眼。
李彥回說道:“陛下,臣覺得現在糧草上面無法做文章了,讓老百姓在戰爭年代果腹比什麼都強,不過我們可以啟用民間的商業。”
“用糧食給他們兌換鹽引以及手工藝品。”
“嗯,這個辦法不錯,現在可以嘗試著去做。”
“不過最重要是,前線的情況要隨時掌握,哪怕只剩下一點糧食,也要第一時間想辦法給他們解決。”
李彥回無奈地說道:“微臣會照做的,陛下放心。”
其實現在趙爍心中也有商業稅收的想法。
不過那得看孫傅跟西夏人商談的結果如何。
如果西夏那邊的李察哥同意通商的話。
大宋的商業模式可以直接轉化為對向通商。
那樣的話,可以極大的刺激大宋經濟較為發達的南方提供絲綢跟手工藝品。
而西夏的青鹽進入大宋,率先經過北方的消化跟商業運轉。
最後再流向南方。
整個迴圈的過程中就可以懟出很多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