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如王稟,以及追隨小種經略相公的柳復生,還有後起之秀韓世忠以及歷史上被趙構真正重用並且當做心腹的劉光世。
現在他們都在趙棣麾下。
這些武將聚集起來,也能跟金國的大小戰神粘罕跟金兀朮鬥個有來有回。
可實際情況,卻令人鬱悶!
不過這也不能全怪趙棣。
畢竟趙爍成為大宋天子之後,已經渡過了歷史上最為難熬的靖康元年的冬天。
如今靖康二年的春天也即將過去。
趙爍最起碼不用被金人虜獲到北方過冬了。
可是大宋的整個國力也幾乎被金國給打殘了。
如今大宋境內沒有一個地方的政權是完整的。
西北的草寇跟山匪仍然肆虐,到處禍害老百姓。
山東的梁山餘孽雖是藏了起來。
可是那所謂‘替天行道’的大旗還沒有徹底倒掉。
原本號稱天下魚米之鄉的杭州甚至是整個浙江,還處於方臘集團被剿滅後,全新秩序的構建之中。
就剩下相對穩定的兩淮之地。
卻聚集了大宋天下百分之八十的富商。
他們為富不仁,一心只想著如何在苟延殘喘的朝廷身上壓榨出最後一點油水。
所以,如今金軍雖然撤離了中原。
可是給趙爍以及整個宋朝留下來的爛攤子,還是非常糟糕。
尤其讓西北邊軍感到膽寒甚至是軍心喪失的情況是。
西路軍的精銳被打亂,打散。
自此一蹶不振。
而號稱跟大宋楊門虎將並列為天下雙將名門的谷府折氏竟然當了賣國賊。
投降了金人!
曾在水滸傳之中各路英雄豪傑,口口聲聲提起來的老種經略相公跟小種經略相公的種家軍,在半個月前全軍覆滅。
甚至是跟西夏作戰,屢戰屢勝的姚家軍也被打的再無翻身之日。
金人的鐵騎確實了得。
壓的大宋山河黯然失色。
壓的宋朝廟堂之上的滿朝大臣噤若寒蟬。
雖說趙爍的圍城之困解了,可是江南道跟西北道還有山東道那邊的執政官員,一個接一個的投降金人,從大宋的臣子變成了臣服於五國城的臣子。
那些地處北方三大軍鎮,如今被金人佔據的地方周邊的官員,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如今的局面,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