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澤何等人也?
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所以,他壓根不會對趙棣之前對他存有偏見而心存芥蒂。
在他眼中,趙棣就是一個未經世事的孩子。
一個孩子他懂什麼?
自己這個做長輩的,豈能跟孩子斤斤計較?
所以他不會記恨趙棣,反而會命令相救。
而且宗澤麾下的參軍費仲多次跟身邊的將臨門提過。
無論北京城內的趙棣多麼安全,這一次宗澤都必須要來救。
否則,他將會面對朝堂文人士大夫們如同狂風暴雨般的彈劾。
次日一早。
宗澤命令一支三千人的騎兵先鋒抵達北京府的南側。
先鋒騎兵此時跟金兀朮的騎兵目測不到五里的距離。
由於北京地處平原,因此雙方互派的巡邏騎兵都能清楚的看到對方的軍陣。
當金軍的哨騎把宋軍來援的訊息告訴金兀朮時,金兀朮沒有生氣。
卻效仿之前自己追逐宗澤,一心勸降的想法,派出使者直往宗澤大營而來。
金兀朮的使者原本瞧不起宋軍。
在他印象之中,宋朝的正規軍都是一對插標賣首的鈹銅爛鐵。
可他奉了金兀朮的指令,在費仲的引領下進入成安郡之後。
驚訝的發現這裡的義軍軍容整齊,放眼望去,一個個面黃肌瘦計程車兵都眼神炯炯。
稍稍權衡,也知道這些人都是敢打硬仗的人。
實際上,宗澤麾下除了費仲原屬成安郡的官員,其他計程車兵都是草根出身。
按理說約束並且訓練這麼一批人,難度很大。
可是宗澤賞罰分明。
很多腦袋了,說一不二。
是以,軍中很少出現滋事之人。
但要是大宋正規軍的話,這種情況就非常普遍了。
因為大宋徽宗時期,王城禁衛軍早就被高俅跟童貫給帶拉稀了。
恰恰因為宗澤不在編制之內。
而宗澤又在外面領兵作戰,跟岳飛一樣,屬於沒有被宋末冗兵冗稅之氣腐蝕跟影響的人。
是以他們統帥的軍隊才能在這個節骨眼上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