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要進行製作的。
但這種都屬於戰術革新,需要時間,短期內可以說是收效甚微。
總的來說,目前最迫在眉睫的事情是重新劃分邊陲軍鎮,以及設定軍事防區!
只有邊患問題得到鞏固。
才能騰出手來處理內部的政務。
自古以來,哪個朝代都得遵從這樣的規則。
現在,宋朝的緩衝地帶已經比之前變小了。
嚴格的說已經沒什麼緩衝了。
要保持汴梁城的政治地位,只能在城池前線佈置軍鎮。
如今算得上汴梁城北方重鎮的地方,也就只剩下一個河北了。
趙爍因地制宜,擬訂宗澤為河北守壁使。
在北方的義軍之中,只有宗澤老將軍具備深厚的戰略眼光。
他知道自己經略的地方意義有多麼重大。
除此之外,趙爍為了雙保險,還要在大宋的地界內,建立五大軍區。
其中會將北方戰區的等級跟資源提升到最大。
這樣給宗澤上一套雙保險。
現在只是提出口號,主要一力支應河北就行了。
其他地方暫時不會動。
否則動的太厲害,那些被牽扯到的文官士大夫們就會大鬧。
那隻會加快宋廷的崩塌。
再說,現在趙爍根本不考慮那些高大上的改動。
他要的就是拿來就能用。
用起來就能生效。
一個字,就是簡單高效,絕不煩瑣。
否則他正在撅著腚大刀闊斧的改革呢。
忽然金國的鐵騎就衝下來了。
而變革一半的軍備體系,又不能及時運轉。
那就得重蹈靖康之恥的覆轍,那是一個悲劇!
但是現在朝廷的三公制,又實在是運轉太煩瑣。
關鍵效率實在是太低了。
很多事情,其實早就可以做出決斷。
但是三公在樞密院內推諉扯皮,各方身後又都代表著相應的勢力。
導致撕逼半天也拿不出個妥當的主意。
反而越來越背馳原先的主題。